一场疫情,对于武汉这个重灾区似乎已经慢慢接近尾声,整个武汉市疫情的区域图已经由最初的红色高风险区域变成了绿色的低风险区域,但是由于疫情影响,几乎所有的还是在积极响应疫情之下的管控要求,该戴口罩的戴口罩,该不聚集的就不聚集,尽可能的保护好自己,也为身边其它的人负责,为社会负责。可以说,武汉人一直在为结束戴口罩的日子而努力,也为安全复工复产做出努力和奉献。然而,疫情过后留下的重创和尴尬处境还有多少呢?那些小微物流企业又面临了哪些局面呢?作为一名平凡的武汉人,面对很多尴尬的问题借此也呼吁一声:不要一边喊着“武汉加油!”,一边却将很多人推在了门外。覆巢之下无完卵,只有所有的人都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才能让未来都可期。武汉是一个享有九省通衢之美誉的城市,所以需要共同的人去维护,去挽救,才能实现共赢。潜江的小龙虾,武汉热干面,随州香菇等等,可以说,从小猪佩奇搭档的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广权和网红主播李佳琦,人民日报启动了最红火,最强大的带货天团团队为湖北的水产生鲜,风味小吃,特色农产,生活好物等做网上直播,以看“鄂”了就搭把手,一起帮湖北带货为湖北拼一单作为主题,并与湖北的各权威媒体携手为了这次服务而努力。可以说,寓意深远,也是真正的为湖北的一些小微企业谋福利。同时也是以真正的声音呼吁理智看待这场疫情:虽然疫情是发生在武汉,但是武汉人不是病毒,武汉那些生产的产品也不会是携带病毒的。然而,当权威的媒体也在为湖北特产代言时,有做食品添加剂类的客户吐槽说:“他们的一些货物客户坦言暂时不敢用,所以几年的货量明显比同期少了很多。”如果说食品类的有个别人的有这种狭隘想法无可非议,还有一些做建筑类材料的产品的厂家也在吐槽压力:“从武汉地区发出去的订单有的客户有点抵触心理,搞得他们只能跟客户解释是从别的城市调的货。”虽然这些仅仅只是个别现象,但是对于武汉的产业而言其实也是一种莫大的压力。对于武汉人来说不得不承认是一种悲哀。病毒在武汉爆发了并不是武汉人的错,武汉生产的产品同样是不可能是带着病毒的。尤其在企业都是经过消杀之后才开启了复工复产之路,所以苛求更多包容。虽然看上去这类业务似乎和我们的物流企业挂不上太多钩,但是唇亡齿寒。大多数的厂家都面临着这种尴尬,从供应链的角度而言,物流何尝不是面临一种困境了呢?尤其是那些以小微企业的货物为主的一些小微个体专线等等,其实都是在遭受着沉重的打击和压力,未来的路更是漫漫而又坎坷。写到这里,可能会让更多的人觉得扎心了。事实上,武汉人为了打赢这场战役也努力付出很多,现在复工复产后的武汉人对待病毒的态度是超乎寻常的认真。比如说某个企业的员工出现感冒发烧的现象都会要求员工停止工作,去做相关检查甚至隔离。偶尔我自己也会提醒自己:现在的感冒发烧无疑就是一个定时炸弹,记得千万学会照顾自己,不要让自己感冒。事实上大多数的人都是以这种态度在保护自己。由此可见,武汉人承受的压力有多大。而物流园区呢?前段时间某物流园区就上演了这么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一名搬运工因为喝酒喝多了导致发热直接打了120急救,导致园区的管理人员和专线老板们都非常紧张(仅仅就是听闻了发热,看到了120车来园区的视频),园区当时还启动了专门防疫的措施,让防疫人员来参与其中,结果最后变成了虚惊一场,活生生的闹剧让园区的人都为这个人提心吊胆几个小时。可想而知,武汉人对待病毒的态度有多么的认真。所以在此呼吁,武汉人不是病毒,武汉的货也不是病毒,希望能够让武汉真正的活跃开来。
除了对待病毒的态度,武汉的复工复产后企业管理也是一直做好防护措施,坚持做消杀工作,几乎所有的企业从业人员依旧是带着口在工作,而在各个办公室里基本上都备有消毒酒精,洗手液和消杀用品84等等,但是却始终改变不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备受影响。昨天问园区一餐饮的老板娘生意如何,她说:昔平日里生意红红火火的局面已经未曾再现,现在比去年冷清多了,而且大多数的人是打包带走,自己做饭的人明显比去年多了好几层。而偶遇一物流老板现在货量如何,他说基本上每天勉强发一车,还戏谑说也“要那么钱干嘛?有钱也没有地方花”“,后来才得知部分区域的商场都还没有开放。
可想而知,这场疫情对于很多武汉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创。可是这还仅仅只是后遗症的开始。由于封城的时间太久,有部分厂家因为湖北的物流受阻等原因直接转向广东,浙江等区域供货了,加剧了小微企业的的困局。而还有一些业务出现的尴尬现状是:订单有,但是面临缺货的困境。目前仓库里的库存已经处于彻底清仓的状态,但是由于有些产品的加工出自特殊场所,据吐槽,可能5月之后才能恢复正常。可是在还有半个月的时间里又变成了一种面临断货的煎熬。这种困局下的小微企业可以说行走日益艰难。那么,武汉的小微物流企业的状况如何呢?
可以说,目前敢坦言不缺货的小微企业企业少之又少,有部分专线长途专线是5天发三个17米的挂车车,还有的则是根据货量发17米,13米和9.6米的都有,一条单线一个星期能够保证发车频率在5-6车的都算是货量比较充足的专线了。而货量恢复状况如何呢?某分部去年4月1日-4月23日的数据显示,货量相差1.5万左右,也就是平均每天货量至少下滑了700元左右。
而这仅仅只是当前货量还算好,有着固定客户和业务资源的某些老品牌专线。对于那些货量还差的专线呢?结果是可想而知了。2天发一车已经不属于意外的事情。这个月的状况如此,那么下个月是否会好点呢?很多物流老板坦言,可以说抱乐观的态度不多,因为4月初大部分的订单都属于年前积压或者是2.3月份复产企业需求的库存量等等,所以还持续了一段看似较好的势头,但是随着一些外贸订单量的减少等各种因素,5.6月份期间可能压力更大。因此,如何破局生存下去已经是专线继续面对和思考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年前准备扩张的出现了门面转让潮或寻求分租降本的多了
对于部分好点的园区,虽然租金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也有一店难求的局面。然而,因为这场疫情,个别园区的专线在2020年初志在扩张线路,提前做好扩张经营场地的商户也出现了转让和把门面分租部分出去的转让潮。从之前挤破头想要单独门面的专线物流园区里面在4月份已经出现了至少5家在园区商户群或者朋友圈发布了类似信息。虽然当下已经说减免一个月的租金,大多数商户坦言租金贵,压力有点大,所以也在谋求降低运营成本之类的解决之道。由此可见,大部分小微企业的生存压力也是有点日益艰难的味道。但是大企业又如何呢?有朋友爆料某知名国际物流企业也是在裁员,即便一手业务很多,受疫情影响,也出现客服下一线,业务经理在外面跑单,开始抢国内单的现象,小微企业的压力更是在加剧。未来,小微专线物流何去何从呢?只能说前途未卜。
本来,高速免费,油价下跌对于当前整体而言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对于运输行业更是利大于弊。然而,对于大多数专线而言却成了一种难言的痛楚。除了部分专线在被客户的强烈要求下运价有所调整外,部分专线企业为了争夺货源也直接拉起了价格战,干线价格被迫下调50元/吨的可以排队。更多的是以这些做打折,促销等口号的也是越来越多。有一部分人是在以理智的态度慎重对待此时的价格战,也有一部分进入了似乎疯狂的态度。尤其是部分拥有自有车辆的,为了让挂车往返尽量保证正常和不空返。相聚400公里左右的干线打出了100元/吨,30元/方的口号。。这价格,估计 被同线逼得哭晕的不止一家专线了。
前有快运,后有快递。虽然都知道玩价格战对于部分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加剧一部分企业的死亡,大多数专线在保持原价状态持续。但是为了求生存,也有的专线把自己的线路缩减,比如亏损的线路直接关闭或者合并等等,割腕断臂的方式保存实力。以优势区域存活。拿一句话说:今年是不求赚钱盈利,只求保本就行。疯狂背后的危机重重,小微专线的路在何方呢?未来可期,终究需要寻求解决之道。当然,在高速免费和油价下跌上,拥有重资产的专线可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成本在那。打折还是需要有度。除了打折,还有部分快递公司为了招揽业务玩起了打包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微专线的企业的货量产生的一定的冲击力。比如某位走江浙沪地带的专线坦言,部分货物被全国大型快运公司抢夺了,还有一部分被快递公司的快运部门打包价蚕食,货量已经少了很多。快递,快运挤压下的专线生存空间是越来越少了。所以,再也不是仅仅只是这个月开始越来越过了,在一定时期内除了奢望产业快速复苏之外,别无他法。而武汉的小微专线物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须想办法解决困境,否则更是加剧死亡之路。比如,某些省内专线已经开启了合并模式。而干线呢?是否能这样,值得思考。
未来可期,作为一名物流人,祝福武汉的物流能够走稳走好吧。
文本来源:物流天天见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