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来源: 中国金融杂志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07日14:14
北京金控小微公司

导读:北京金控集团正在构建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全市统一的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为参与主体提供信息在线共享、企业在线融资、非标资产在线交易等服务
作者|北京金控小微公司课题组
文章|《中国金融》2020年第7期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和源,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扩就业、促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力度,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性,是金融业支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体现,是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和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多次强调加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运用财政金融手段提高小微企业融资获得率、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近年来,在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初具雏形,但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的问题仍然存在,普惠金融体系在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便捷性、可得性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科技手段运用不充分。虽然银行近些年一直在努力拓展小微企业客户,但主要是争夺头部优质小微企业,这部分小微企业数量仅占小微企业总数的10%,剩余90%的小微企业仍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冷热不均”的问题较为突出,规模效应不显著。如何精准识别出剩余90%客户中的可贷客户,需要科技赋能,促进金融科技与小微信贷相结合,提高信息获取的充分性、有效性、及时性,扩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改进小微金融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
现有金融手段未能形成合力。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单一机构,无法提供可持续的融资支持,需要银行、证券、保险、金融中介及资产管理等机构共同合作。例如,在企业设立初期,主要需要股权融资服务,稳定发展后会产生债权融资和其他金融服务需求。具体到债权融资,银行在审批前,需要担保公司前置担保,发生风险后,又需要资产管理公司介入处置。但是现有的金融服务供给仍是单一化、碎片化的,尚未形成有效合力。
支持政策传导不畅通。为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各级政府部门都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但是不同的政策发布和申报渠道分布在不同网站,小微企业受到资源和渠道限制,可能关注不到相关信息,往往错失项目和资金申报机会,导致政策的有效性无法充分发挥。
文本来源: 中国金融杂志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