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您当前的位置: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 工作动态 > 详情

受疫情影响,物流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加速

文本来源: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9日10:10 庞彪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不仅给民众健康与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同时也给包括物流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发展带来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物流业在运输防疫物资、保障民众生活物资配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期间,以 “无接触配送”“无人化配送”为代表的物流业数字化、智能化应用也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物流业务的数字化、线上化将会在疫情过后进一步加速。” 5月7日, 传化智联副总裁、智能化技术中心总经理张岭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物流服务是个长链条服务。目前,从生产制造、仓储到运输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并不一致。新冠疫情会促使物流服务不同参与者提升对数字化、智能化价值的意识,推动物流服务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改造


对此,货拉拉创始人兼CEO周胜馥亦表示,物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是未来的创新方向。货拉拉后续就会加速在货物和车的智能化上长期投入,主要将聚焦在AI对车辆、货物数字化的提升,并结合获取数据和机器学习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货物安全性。


(图片来自网络)


01

优势凸显

在此次全民防疫战中,以数字化、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为支撑的“无接触配送”“无人配送”兴起。


1月下旬,美团外卖在武汉优先试点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即将商品放置在指定位置,如公司前台、家门口等,通过减少面对面接触,保障用户和骑手在收餐环节的安全。随后,美团“无人配送防疫助力计划”率先在北京进行落地,将无人配送技术应用在相关业务的配送环节及疫区智能化建设过程中,通过无人车和室内机器人配送服务降低人际接触带来的潜在感染风险。在此过程中,美团与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进行合作,通过优化落地区域5G网络,满足自动驾驶技术的用网需求。


2月6日,在防控疫情的最前线武汉,京东物流也推出了配送机器人,成功将医疗和生活物资从京东物流武汉仁和站运送至武汉第九医院。而在配送机器人顺利运行的背后,一系列大数据技术和算法组成的“智能大脑”也在高速运转,通过对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挖掘疫情地区的历史订单人群分布和未来订单规律,以实现对武汉重点医院订单优先满足、精准配送。


“无接触配送”“无人配送”的实现,降低了配送人员以及居民在高危环境下被感染的风险,给民众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便利的背后,离不开强大技术的支撑。以美团送菜机器人为例,车身除了附有摄像头、传感器、信号传输天线等装置,同时还配备了5G通信设施,以解决自动驾驶的用网需求


显然,疫情对物流业提出了无人化、智能化、无接触化的新需求。这些需求也引发了物流企业对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新一轮思考与尝试。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对物流业数字化、智能化在疫情中所表现出的巨大优势进行了肯定。


3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交通业和物流快递领域发展”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表示,智慧物流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当中优势凸显,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着力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发展环境,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化设施设备与物流活动的深度融合。


高杲指出,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当中,一些骨干的物流企业和创新型的企业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以无人机自动分拣等为代表的智慧物流设备,在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人员交叉感染方面凸显出来它的优势。这不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这样场景下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物流业整体提质增效也具有深远影响。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智慧物流发展的监测分析和前瞻性研究,着力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发展环境,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化设施设备与物流活动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智慧物流在提高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深入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来自网络)

02

数字化与智能化加速

物流产业链涉及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众多环节。疫情之下,不仅考验物流业仓库、车辆、分拣设备等硬件配置,也更加考验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软实力。


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表示,疫情期间,物流企业面临人工短缺问题、客户面临接触送货员存在感染风险的问题,随之带来了无人化智能化设备、无接触配送等方面的应用,也帮助物流企业和消费者深入了解数字化的重要性,物流行业下一步必将会进行深度的数字化改造,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迎合市场的定制化需求,不断完善智能端,打造智慧供应链。


从实际情况来看,物流企业正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延伸物流服务平台的服务空间,全面构建面向生产制造企业端到端的服务能力是我们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张岭以传化线下公路港举例指出,线下公路港实体是传化物流的一大特色,通过园区式的经营服务众多的物流企业。未来,园区的数字化经营将会越来越重要,包括智能监控、无人巡逻、无感停车、线上租赁、手机支付等都是传化当前在物流园区数字化管理上正在开展的工作,这将有力加强线下物流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张岭表示,传化在物流服务和平台整合类的物流业务都在发力,平台天生具备利用数字化的方式整合运力和供应商的能力,利用技术手段为下单、运输、付款和风控提供服务,预计会有更多的货主和物流企业更加关注物流服务平台的生态发展,传化也会持续加强平台类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以创新拥抱变化,以智慧引领质量变革,为加速行业智能化、信息协同化,这是行业发展的趋势。”百世集团市场总监黄译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物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将极大提升行业的运行效率,将会进一步促进行业的降本增效。“以百世集团为例,通过升级流水线技术、智能化运力调配及转运流程,加大末端技术扶持,整体效能得到了极大的提供。”


“无接触配送、无人配送以及智能化都是助力物流业提升运行效率的技术支撑,疫情使得这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速。” 天津德利得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恽绵在告诉《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无接触配送与无人配送未来还会进一步运用在物流服务的B端。“比如为大型商超提供服装配送,一个服装品牌一次就有数车、数百种SKU的商品,以往接收商品时,都会一箱一箱验货,现今产品在装箱、运输、卸货的全流程数字化监控过程中,则不需要专门现场开箱验货,成本节省,效率相应提高。”


受疫情影响,物流业会否进一步加强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应用?对此,恽绵认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是提高物流运行效率与服务体验的支撑与手段,物流企业加强研发与运用是市场需求使然,必定会朝着这一方向发力。



文本来源: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