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来源:投资时报、佛山日报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8日09:32

中小企业发展是每年两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与中小企业发展关系密切的融资担保行业的企业家,全国人大代表、地方金融专家、中盈盛达融资担保董事长吴列进一直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以及行业的发展积极献言献策。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吴列进准备了多份建议,涉及尽快明确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七类地方金融机构属性和法律定位,以及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作为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试点示范等。
一直以来,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七类地方金融机构在拓展小微金融服务渠道缓解中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这些地方金融机构积极发挥“毛细血管”的作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是,它们的机构属性及法律定位却一直未能明确。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中盈盛达融资担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列进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七类地方金融机构长期以“工商企业之名行金融机构之实”,极大限制了其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能力。
为此,他建议尽快明确这些地方金融机构属性和法律定位。
同时,他还建议支持民营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发展,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作为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试点。
1
尽快明确七类地方金融机构属性和法律定位
在《关于尽快明确七类地方金融机构属性和法律定位的建议》中,吴列进认为,一直以来,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七类地方金融机构在服务中小微企业与三农,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发挥着积极作用,是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疫情期间,地方普惠金融机构在支持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疫情给餐饮、酒店、物流、文旅、外贸等行业带来了严重影响。
企业对未来发展是否有信心,取决于其是否有足够应对风险的资金。”吴列进说,面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普惠金融机构主动担当作为,联手银行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企业渡过难关。
疫情期间,一些企业可能面临信用风险问题。“上游发了货,但企业无法支付费用;或者企业支付了费用,上游发不出货。
如果双方沟通不好,都有可能出现信用风险。”吴列进说,担保机构通过提供履约保函等方式,助力企业维护好上下游关系。
吴列进表示,从应对这次疫情可以看出,地方金融机构的作用不可忽略。
然而这七类地方金融机构属性和法律定位一直未能明确,长期以“工商企业之名行金融机构之实”。
特别在监管方面,按照“金融机构”的要求,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进行严格监管,在税收、扶持政策、征信、统计等方面却无法享受金融机构同等或参照金融机构执行的待遇,存在诸多有形和无形限制,尤其税收负担远大于金融机构。
这既不利于行业自身发展,也不利于系统降低贷款利率水平,极大限制了其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能力。
吴列进建议:
第一,尽快出台相关条例,从法律上明确把七类机构定性为地方金融机构,或地方普惠金融,或类金融机构,或地方金融组织,使其同等享受与金融机构同等的优惠支持政策,更好地提高他们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完善监管机制,国家相关部委做好顶层设计,同时给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下放更多的权限,使其能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做好监管审批工作。
实际上,党中央和国务院都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强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
为此,吴列进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条例,从法律上明确把七类机构定性为地方金融机构或地方普惠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或地方金融组织,使其享受与金融机构同等的优惠支持政策,提高它们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完善监管机制,国家相关部委做好顶层设计,同时给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下放更多权限,使其能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做好监管审批工作。
2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发展
在今年4月召开的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推进会上,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指出,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对于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意义重大。
在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型基础设施目前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今年3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
随着政策布局进一步下沉,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而疫情形势下,民营制造业企业亟需破解瓶颈,实现转型升级。
可以预见,工业互联网是未来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正在推动创新模式、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商业范式的深刻变革,推动工业链、产业链、价值链的重塑再造。
在《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发展的建议》中,吴列进认为,工业互联网目前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仍面临许多困难。
“随着政策进一步落实,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吴列进认为,工业互联网技术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疫情之下,一些民营企业亟须突破瓶颈问题,实现转型升级。
“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把制造转变为智造,这些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
对此,吴列进建议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发展。
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工业互联网产业基金,促进产融结合;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应用政策普惠支持力度,同时大力扶持一批龙头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型企业;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的标准和安全保障体系;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宣传力度。
3
加快推进行业商协会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示范试点
自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以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全面进展。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基数庞大的法人单位,并且数量在持续增长,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广东省位居第一,拥有法人单位312.7万个,占14.3%。
吴列进近两年的两会建议还聚焦于持续推进信用社会的建立和完善。他指出,与上述趋势不匹配的是,相当一部分法人单位诚信经营意识不强,甚至对自身的失信行为无从得知。
因此迫切需要重点围绕“自身”和“行业”两方面,推进信用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作为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试点示范的建议》中,吴列进认为,与这一趋势不匹配的是,相当一部分法人单位对诚信经营意识的不足,甚至对自身的失信行为无从得知。
对此,迫切需要重点围绕“自身”和“行业”两方面推进信用建设迈上新台阶。
今年全国两会,吴列进拟提出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作为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试点示范的建议。
“社会信用体系分为三大主体,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如果在行业协会商会这个载体中加强信用监督,那么每一位企业法人对信用体系就会认识更加深刻。”
为此,吴列进建议,分批试点建设信用示范商协会,加大信用宣传,形成社会合力;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职能,协助开展行业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
文本来源:投资时报、佛山日报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