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您当前的位置: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 工作动态 > 详情

小米消金正式开业 消费金融领域加速扩容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2日12:45



在5月29日,重庆银保监局官网发布了关于小米消费金融的开业批复后,5月30日,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米消金”)宣布正式挂牌开业。
 
小米消金是继平安消金后,今年第二家获批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而截至小米消金,已经有26家消金公司正式开业,且还有多家消金公司等待批筹中。消费金融正成为各大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日益重视的一张牌照。

小米消金开业获批
洪锋任董事长
 
根据重庆银保监局官网公告显示,小米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为15亿元,其股权结构为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出资7.5亿元(持股50%),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出资4.5亿元(持股30%),重庆金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5亿元(持股10%),重庆大顺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47亿元(持股9.8%),重庆金冠捷莱五金机电市场有限公司出资0.03亿元(持股0.2%)。
 
此外,重庆银保监局还核准了小米消费金融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包括董事长洪锋;董事王川;董事曹子玮;董事刘黎;董事张浩;董事曾昌逊;独立董事殷孟波;独立董事蒲勇健;总裁周斌;首席财务官周颖;首席风险官黄薇;董事会秘书袁颖薇;总裁助理季晨。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官网显示,洪锋为小米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现担任小米金融董事长兼CEO,专注小米金融业务的发展推进。洪锋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后取得美国普渡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创立小米之前,洪锋在谷歌和Siebel担任了一系列产品和工程主管工作。主导或参与了谷歌音乐、谷歌拼音输入法,谷歌日历、谷歌3D街景等项目。
 
据“金融1号院”了解,小米消金将依托股东各方资源优势,利用“互联网+新零售”的线上线下渠道和场景,发挥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优势,深耕各类消费场景。小米消金将在AIoT、5G等新型基础设施之上,以金融科技为核心,融合线上线下各类消费场景,致力于让更多消费者享受智能化的金融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重庆加快了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小米是重庆的第二家获批开业的消费金融机构,此前重庆第一家获批开业的消费金融机构为马上消金,据马上消金披露的2019年营收情况显示,马上消金去年营收为44.09亿元,位居消金公司前三。在消费金融这一领域,重庆正走在前列。

目前已有26家消金公司开业
还有8家正在排队
 
2020年对消费金融机构来说是重要的一年。从2010年起,中国首批3家中银、北银、锦程消费金融机构获前银监会批准筹建;到今年小米消金获批开业,至此已经有26家消金公司正式开业。从股东背景来讲,银行系消费金融是消费金融公司的绝对主力,不仅多数消费金融公司的大股东为银行,即便大股东不为银行,其余股东中基本也都有银行的背影。通过消费金融业务拓展银行服务内涵式目前银行转型的方向之一。
    
此外,还有8家正排队的消费金融公司,申请的主力也是银行。这8家正排队的消费金融公司分别是,华夏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富滇银行;吴江银行;申能集团;甘肃银行;美的集团。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报告指出,目前,各消费金融平台都在以自身资金、渠道、技术等优势为依托,不断向应用频率高的消费场景拓展,线上线下渠道与场景争夺日趋白热化。线上渠道具有自动化、成本低、科技实力强的优势,但缺乏对足够场景的渗透,而线下渠道根植场景,但运营成本高、科技实力弱。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各自发挥专业化分工优势,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不断开启万亿级市场空间。
 
壹零智库认为,消费金融公司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将不断加大。其次,金融科技赋能正逐步渗透到消费金融诸多细分领域。三是,消费金融公司不断重视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四是,消费金融公司正在打造开放平台、实现多方共赢。五是,随着金融科技的运用,消费金融正在发展与安全并重。因此在未来,消费金融的不断发展,科技赋能消费金融行业,是不可逆的大趋势。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