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您当前的位置: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 工作动态 > 详情

区块链下的“普惠”供应链金融

文本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3日14:00 王新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小企业在疫情面前面临资金链断裂的生存考验。在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面前,国家在资金层面上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由于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资金支持难以触达。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供应链金融场景下的中小企业信用和融资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0年7月22日,火币研究院推出“区块链百家讲坛”第十季课程,火币研究院的研究员陈圣桦以《区块链下的“普惠”供应链金融》为主题,从区块链结合供应链金融行业的优势、模式探讨、落地难点等方面进行解读,并对两大领域的结合进行了展望。

  目前,“区块链百家讲坛”第十季课程已同步腾讯视频、爱奇艺、网易云课堂、优酷、喜马拉雅、B站、知乎、巴比特等各大平台,搜索“区块链百家讲坛”即可免费观看。

  区块链助力供应链金融生态潜能

  融资难的问题长期限制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基于此,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授信融资的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预测,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呈稳健发展态势,从2017年的13万亿增长至2020年的15万亿,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区块链技术作为新一代的底层设施基础,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高透明的特点。可以建立高效、透明的信任机制,有效解决多点之间相互信任的问题,帮助供应链金融的生态体系有效降低成本。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供应链金融场景下的中小企业信用和融资问题。

  陈圣桦表示:“区块链和供应链金融的结合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建立信任机制,打破信息孤岛;第二,实现核心企业信用多层级传递;第三,智能合约实现四流合一,降低履约风险;第四,建设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征信体系。”

  通过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的相结合,能打破以往数据孤岛的现象,建立信任机制,并实现核心企业的信用跨级传递。在结合智能合约的基础上,提升全链条的业务协作与融资效率,降低了以往因企业违约为金融机构带来的履约风险。同时,也可以丰富金融机构的业务场景,提高整个供应链上的资金运转效率,进一步释放供应链生态的发展潜能。

  四大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

  供应链金融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实践较为广泛的场景,区块链可以优化供应链金融中各个环节的协同运行,推进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化及智能化发展。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模式根据发起方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核心企业、金融服务机构、技术服务商、政府等四大类,凭借各自的业务优势切入供应链金融市场,形成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四方格局。

  陈圣桦表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根据发起方的不同,可以分为核心企业搭建的区块链平台、金融服务机构发起的区块链平台、多方共同维护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政府引导发起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

  这四种不同的牵头主体凭借各自的业务优势切入供应链金融市场。金融科技巨头主体凭借深厚的产业和技术积淀,最适合作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的领头羊。另外,这些主体有先天优势,更有能力将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横向复制到其他供应链市场中,吸引更多参与主体及优质资源加入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共同建设健康、透明、高效的金融环境。

  每一个新兴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区块链和供应链金融在结合的时候面临行业、法律法规等现存问题的挑战。从未来发展上看,以金融科技巨头牵头发起的联盟链形式在短期内将成为主流,而多中心的联盟链生态其实是一种更接近区块链技术在现实制约下的存在形式。

  长期而言,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满足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需要,区块链有能力在保护企业数据隐私的情况下,实现供应链金融生态主体之间的分布式协作,朝着开放的开源社区生态发展。

  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中,链上的交易数据均是动态变化且可审查、可追溯的,增强了供应链市场中的资产流动性,优化了传统供应链金融中的金融工具。陈圣桦分析认为:“未来,定制化甚至是即插即用模块化的金融服务将会是中小企业的最新诉求,这将促进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创新,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文本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