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您当前的位置: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 工作动态 > 详情

【峰会回顾】六位嘉宾巅峰对话:双循环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文本来源:掌链传媒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8日11:12 张利龙

  近日,第五届中国(曹妃甸)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峰会暨2020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年会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召开。本届峰会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唐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在峰会“巅峰对话”环节,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储雪俭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党总支委员、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张玉冰,中物华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景福,中国物资储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勇昭,云南建投物流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蒋兴祥,开鑫科技总经理周治瀚围绕“双循环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发展机遇与挑战”话题展开了精彩对话。

 

1

    张玉冰表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实际上是在十九大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形成的一个格局。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发展既有机遇也存在挑战:

  首先是机遇,随着新技术,比如5G、AI,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还有新基建广泛的应用和推出。在这种情况下,大循环所涵盖的14亿人的广泛的市场,这给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带来了一个非常大的规模上的机遇。主要有3方面:

  ①从国际上来看,全球疫情有所反复,各国疫情防控是一个常态化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国际双循环所要求的一个技术改进,比如我们现在开国际会议也是视频会议,这种技术改进可能会给我们带一些中国的后发优势。

  ②从中国来看,移动支付的占比是非常高的,移动互联网的人口数量和移动支付的人口数量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大的规模。可以说,到农村也好,其他地方也罢,现在都可以看到移动支付。传统供应链金融,或者是金融方面的客户,面临着从大中企业向中小微企业,甚至向一个个个体,消费者或者是商户农户进行渗透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可能带来供应链金融,或者是金融市场本身一个质变,过去是一个动脉静脉,现在是毛细血管。

  ③从政策环境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不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要带来一些金融上的创新,这个创新也是一个发展的一个大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机遇。

  同时也存在3方面挑战:

  ①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下开展供应链金融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事业,无论是大循环这个事情还是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都是前无古人的,国内和历史上、国际上没有现成的的模式,包括14亿市场过去也没有出现过,所以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②参与供应链金融的各个主体,包括今天参会的央企、国企、互联网企业,包括一些其他的专门的做行业的龙头等,但是这些参与主体最终肯定要发展这个事,中期目标有络差异,比如国企央企降负债,一些中小微企业想快速地获得融资。一些科技企业想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一些市场。我觉得这可能会较难形成一个发展合力,因为大家的中期目标有所差异。

  ③最后是行业监管,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依赖于技术的发展,但是我们的核心技术,特别是互联网领域的核心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制于人的,而且他们对我们也进行了打压,所以核心技术怎么打破受制于人的状况,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最后他提出三点建议:

  ①供应链金融,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不但要在创新开放、共享上下功夫,可能还要考虑到协调和绿色的问题。

  ②是产业端、金融端、科技企业要形成合力,不同所有制国企央企,包括混合所有制也要形成合力。

  ③是全面深化改革,过去说全面深化改革,偏重于政府国企,但是我想今天在座的有很多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否也要深化改革?适应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也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储雪俭表示,新冠疫情、中美贸易战的确带来了时代的变化。17年前的非典成就了我们的消费互联网,这次一定会成就产业互联网,所以在产业互联网情况下,今天我们提的新基建,今天叫做数字化。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供应链市场很大。

  刘景福认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的供应链金融,这个命题有些牵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大循环双循环并没有根本的直接联系。他表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几个要素急需要研究。2012年风险事件以后,供应链金融走入了低谷,有两个问题要解决。

  ①如果民营企业的身份仍然被歧视,民营企业短贷长投的情况就得不到扭转,利用供应链金融得到的资金一定会被挪用,这是不可逆转的,因为他通过其他的渠道获得不了金融的支撑。因此,民营企业的地位和身份,应该得到一个有效的转变。

  ②如果风控体系依然是各自为政的话,而做不到全渠道、全主体,包括腾讯和京东讲的大数据的风控体系,这个供应链金融也依然不可能有效地扩张和发展。

  储雪俭认为,物流其实是供应链金融的“看门狗”,他随即抛出一个问题:针对这么多的中小微的企业,我们怎么看好门?

  李勇昭表示,上世纪末开始,应中小企业的要求,中储开展了供应链金融业务,民营企业没有固定资产,也没有担保企业,它做的再好也不愿意做到互保当中。银行的规则不改变的话,还是以主体信用为主,其实供应链金融开展下去是很难的。

  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蒋兴祥显然比较乐观,他表示,加快构建国际双循环,对于进一步完成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加速器,国家对于数字技术的推广,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挑战在什么地方?因为供应链金融不完全是金融的属性,而是供应链的属性。供应链金融一定要在优化供应链生态以及供应链上下游过程当中存在。另外,供应链金融是有普惠性的,它的效率体现在整个产业链的综合价值的创造上,而不在于短期的收益上。

  最后,周治瀚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判断:用基于金融科技的供应链金融,可能是当前去批量化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唯一的可行途径。他透露,在这个过程当中,目前开鑫金融在推动很多的风险的共担机制。

  他表示,在数据化的基础上,用收益去覆盖它的成本,其实在成熟的金融环境下,金融行业的利率是相对比较薄的。通过科技的手段把风险降下来,大家的收益只要能够维持一个社会平均利率就好了。(根据发言整理,未经嘉宾审阅,编辑/张利龙)

文本来源:掌链传媒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