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京东集团和京东物流同天对外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在两份财报当中,一个共同的数据尤为突出,京东在2021年第二季度的库存周转天数下降至31天,履约费用率降至5.8%。
众所周知,以运营效率著称的全球零售业巨头Costco,其最新的库存周转天数为30.9天,但其管理的SKU只有几千个;而京东有超900万自营SKU、大约1200个仓库,服务着近5.4亿用户,供应链连接着数百万的线下门店,如何以最快的效率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又将库存周转和履约效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背后的技术含量不容小觑。
京东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与其长期以来对技术的投入力度不无关系,据了解,从2017年初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京东体系已在技术上累计投入近700亿元。
作为一家新型实体企业,京东日常提供给消费者的海量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仅仅是浮在海平面上的部分,而技术能力才是藏在海平面的部分。多年来,京东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通过智能运营、仓网优化、全渠道履约、C2M反向定制等智能决策技术持续提升智能供应链能力。面对不同的用户群体,以及线上线下全渠道、多场景的零售模式,京东智能供应链通过全渠道履约智能算法,打造出社会成本最优、效率最高的履约方案。第二季度的京东618期间,为了保障供应链的智能、高效,京东智能供应链每天给出超40万条供应链智能决策,包括补货、调拨等;京东与64.3%的自营供应商实现了智能供应链协同,从而有效提升供应链效率;正是基于智能决策的预售前置,今年京东618助力200个城市实现分钟级送达。实际上,智能供应链的快速决策离不开强大算力的支持。618期间除了线上购买的数据洪峰压力,后续还要把爆炸性的商品在一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内精准地送到消费者手里,背后依靠的是京东云强大的计算能力。作为全球容器化最彻底的云平台之一,京东云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Docker集群和Kubernetes集群,已经实现了京东618购物节订单100%云上完成,以及京东物流、京东健康全量上云。同时,历经京东618、11.11、春晚等万亿级流量洪峰考验,京东云还服务了多个视频、媒体、在线教育、游戏等客户,服务最高可用性保证达到99.995%。基于京东多年大规模最复杂业务场景的历练与沉淀,京东云目前已推出行业首个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第一次将混合云的管理推向了操作系统级别,实现了数字化基础设施最全面、彻底的统一化管理和调度;依托云舰开放应用市场,京东云还发布行业首个全面开放的PaaS生态“云筑计划”,致力于打造云计算领域的“安卓系统”,目前已吸引近40家合作伙伴入驻。京东云也正基于TIES模式【科技(Technology)+产业(Industry)+生态(Ecosystem)+服务(Service)】打造最强的产业云、最低碳的云、最开放的云、最增值的云这“四朵最强的云” 。物流技术是京东物流的业务基础,目前京东物流的科技产品已经覆盖了从园区、仓储、分拣,到运输、配送等供应链的各个关键环节。北斗新仓作为继亚洲一号、地狼仓、天狼仓、全流程无人仓之后,电商行业新一代先进的大规模自动化仓储生产与管理体系,也展现了京东物流的技术创新能力。北斗新仓可操作百万级SKU,拥有自动化和灵活性的AI驱动,在仓内可以进行极端复杂场景下高效率、高精度、高度自动化、密集波次、多种件型的拣选作业。京东物流在软件、硬件及模式创新等方面拥有100%的自主知识产权。在末端配送领域,京东物流建立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测试和运营的完整体系。截至6月30日,京东物流已申请及获得的无人配送领域相关专利超过500项,智能快递车已在北京、上海、常熟、芜湖等18个城市部署。在每一个看似普通订单的背后,在消费者感受到京东物流越来越快的背后,都有京东云提供的用于物流系统的、成百上千个系统密集的逻辑计算以及上亿次数据存储的处理,在默默做底层基础支撑。低延迟、高并发、高性能、安全稳定的云计算设施也降低了每笔订单的处理成本,并提升整体系统的吞吐能力,提升整体的出库能力,最终实现订单的极速送达。而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2020年11月刚刚成立的京东探索研究院,截至2021年7月已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30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200多名青年科学家,在可信人工智能、超级深度学习、量子机器学习等基础科学领域持续推进创新研究。为打造可信人工智能生态提供战略指导,构筑京东在国内可信AI领域先发优势,助力我国实体经济,保障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增长,京东探索研究院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举办 2021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可信AI分论坛,面向全球发布国内首部《可信人工智能白皮书》:首次系统提出可信人工智能全景框架,全面阐述可信人工智能的特征要素,剖析了人工智能科技伦理和治理,对实践可信人工智能、完善可信生态提出了方案和发展建议;同时,探索研究院提出了全球首个以量子芯为终端的经典云分布式计算框架QUDIO(quantum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scheme)。此框架可以充分调度现有量子计算资源去求解超越经典计算的大规模任务。QUDIO为未来实现以量子互联网为依托、通用量子计算机为终端的全量子云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半年以来,京东探索研究院已在全球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国际会议CVPR 2021赛事中共计获得2个冠军、1个季军的优异成绩。除了提升自身的运营效率外,京东充分发挥新型实体企业的增长效能,为大型企业的数字化升级转型、中小微企业的降本增效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依托京东云的技术底座服务实体经济,目前京东云已为中联重科、陕煤运销、三一重工、北汽等1300多家大型企业、超120万家中小微企业,在生产、供应链、物流等场景提供一站式的数智化技术服务,实现从“京东的云”到“产业的云”。京东云为北汽搭建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的混合产业云平台,北汽蓝谷云上线运营后为北汽节省服务器等IT成本50%。有效地解决了其因业务种类丰富、业务场景复杂,而导致的原有开源方案云平台商用部署实践少,研发与运维成本过高,上云迁移稳定性等问题。而针对北汽集团的营销及用户运营数字化需求,京东零售云帮助北汽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泛出行生活生态圈,以数字化营销与用户运营为抓手,为北汽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北汽商城统一前端,并整合商品、物流等优质资源,同时打造数字营销及基础数据能力。在制造业领域,京东云还联手中联重科打造业内首个“泵送机械AI专家诊断系统”,将京东AI语音识别和人机交互等应用在工程机械故障排查领域,工程师可以通过语音、文字等更智能的交互方式,在泵送机械AI专家诊断系统中进行检索,系统会提供相应的最佳语义匹配结果和自诊断分析,帮助工程师实现故障的快速排查和解决。可帮助售后团队每年节省故障排查时间4200小时,单次设备维修时间缩短了20%以上。而能源行业领域,物资管控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流程环节越多,资金投入就越大,人力、库存等浪费也就越多。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旗下的榆北小保当矿业公司通过与京东物流的合作,实施了无人智能化物资仓储管理规划与建设。最终,京东物流帮助榆北小保当矿业公司实现了全部物资100%自动搬运,空间利用率提升150%,整体储量提升70%,作业效率提升50%。面向未来十年,京东将潜心打造新一代基础设施——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利用技术和供应链能力帮助合作伙伴降低流通成本、提升经营效率,降低先进技术的应用门槛,让缺乏技术能力的中小微企业也能拥有先进的资源和能力。京东愿意打开自己,连接外部,成为生态的一部分,借助技术和基础设施能力为数百万合作伙伴打开增长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