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您当前的位置: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 会员动态 > 详情

箱箱共用受邀出席第二届碳中和国际实践大会 廖清新呼吁“推进工业包装大循环”

文本来源:箱箱共用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3日14:25

近日,2022第二届碳中和实践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和北京歌华大厦同时举行。箱箱共用创始人兼CEO廖清新受邀出席并发表《推进工业包装大循环 服务全球制造业零碳转型》主题演讲,分享了中国工业包装产业在国家高质量发展、双碳战略布局下的新使命、新价值和新举措。

据悉,廖清新先生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子工程系,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现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装备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理事、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理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绿色物流分会理事,先后获评2017年国家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2019年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度中国物流信息平台年度人物、2021年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杰出创新创业人才、2021年上海思麦公益基金会十年合作伙伴、国家科技专家库在库专家。


作为中国循环包装产业数字化和低碳化开拓者,他率领箱箱共用实现物流包装产业互联网平台从0到1技术创新和突破。从立言、立志、立行,十余年以来廖清新先生对发展中国循环包装技术倾注了至诚至爱之心,始终致力于推进物流包装零碳循环,以让包装循环像用水用电一样方便和消灭一次性包装污染和浪费为使命。过去10年,他带领箱箱共用历经1.0自主知识产权研发、2.0单一制造销售到循环服务商业模式创新、3.0物联网云平台等数字化技术三大阶段,完成了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搭建,不断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演进,为4.0物流包装产业互联网平台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廖清新的领导下,箱箱共用多年来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历经10余年攻坚克难,构建了880项全球自主知识产权专利集群和体系,突破了欧美国家在散装液体循环包装领域近30年的“卡脖子”技术垄断,成为了英国、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等十余个国家可折叠IBC循环技术新标准,并推动了中国物流包装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循环与共用。截至目前,箱箱共用已注册申请了880项专利、中国已获得发明专利103项,PCT国际申请133项,美国已授权发明专利43项、日本已授权发明专利26项、澳大利亚已授权发明专利23项、欧洲已授权发明专利32项,另有90件发明专利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南非等国家授权。


作为零碳循环ESG理念践行者和产业实践者,廖清新亦是一位富有全球视野和倡导持续创新创业精神的企业家。他认为企业价值首先在于解决社会问题,在论坛现场,廖清新表示:当前绿色低碳已成为产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命题,工业包装的“零碳循环”将是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标准配置,也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键环节。在产业数字化技术赋能之下,中国原创零碳循环技术将迎来服务全球制造业零碳转型和合作的重大发展机遇。工业包装产业必须基于“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三化融合以及“双降一升(降本降碳增效)”技术创新才能应对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需求,企业必须在产业生态底座持续投入,形成专精特新的优势与能力,才能对外赋能以实助实。最后,廖清新呼吁政府、资金、企业携手共创产业繁荣生态,加快打造工业包装大循环产业体系。



文本来源:箱箱共用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