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您当前的位置: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 会员动态 > 详情

刘萍:以IoT智能平台重塑全球物流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8日14:18 苏勤

在全球供应链网络加速演进的浪潮中,企业如何突破传统物流的效能瓶颈?这一问题正成为跨国贸易领域的核心议题。作为上海天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掌舵者,刘萍凭借二十余年的行业积淀,交出了一份创新答卷——其自主研发的“国际物流供应链IoT智能管理平台V1.0”于2024年1月正式发布,这一技术不仅重新定义了物流管理的边界,更在产业实践中展现出颠覆性价值。


国际物流领域的复杂性长期困扰着从业者:货物跨国流转中的信息断层、多环节协同的低效、突发事件的滞后响应……这些问题导致企业隐性成本居高不下。刘萍在深入一线调研时发现,某跨境生鲜企业的物流损耗率一度超过15%,而延误造成的违约金甚至占其年利润的8%。这些数据刺痛了她的神经,也让她意识到,传统依赖人工填报和分段管理的模式已难以为继。


2019年起,刘萍对全球多个主要港口和保税仓进行了数据调查,记录超过200家企业的运营痛点。在某次考察中,她注意到集装箱定位信号受天气干扰导致的轨迹丢失问题,这一发现成为后续技术攻关的关键切入点。正是这种将现场经验转化为技术需求的敏锐度,为后续平台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际物流供应链IoT智能管理平台V1.0”的核心突破在于实现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通过部署智能温湿度传感器、高精度定位终端等多类IoT设备,平台构建起覆盖生产、仓储、运输、清关的全流程数字映射。在跨境药品运输的实测中,平台将温控精度从±2℃提升至±0.5℃,同时将通关文件处理时效压缩83%。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智能预警功能。通过整合近十年全球航运数据,平台可提前72小时预判92%的运输延误风险,并自动生成替代路线方案。这种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接入该系统的企业平均延误时间较行业基准缩短65%。技术的实用性还体现在硬件适配性上——即使在强电磁干扰的港口环境,设备在线率仍稳定在99.3%,这一指标远超同类产品平均水平。该平台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创新,更在于打破了物流链各环节的数据壁垒。某汽车制造商应用系统后,其零配件周转率从每日1.2次跃升至2.8次,库存成本直降37%。这种变革源于平台构建的标准化数据接口,使得船公司、货代、仓储服务商等8类主体实现实时数据互通,彻底改变了传统物流“信息孤岛”的运营模式。


刘萍不仅在技术创新方面展现了卓越的才能,在公司管理上同样功绩斐然。她深知,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高效的管理和优秀的团队,因此,始终将公司管理放在首位,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活力、高效运作的企业。在她的领导下,上海天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流程,确保了公司的各项业务能够有序进行。她注重员工的培养和发展,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创新,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同时,她还积极推动公司的文化建设,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让员工们能够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这些管理举措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得益于高效的管理和优秀的团队,上海天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公司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变化,把握行业趋势,不断推出创新性的物流解决方案。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也为公司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公司凭借卓越的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荣获了“2022年最具潜力供应链服务企业”等多项重要奖项,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物流行业的领先地位。


此外,刘萍还积极带领公司参与各类行业活动,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她与全球物流精英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分享新锐观点,为推动国际物流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刘萍的开阔视野和前瞻思维,不仅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站在屏幕前,刘萍注视着跳动的全球物流数据流,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信心。这位兼具研发者严谨与企业家魄力的创新先锋,正用中国智慧重新定义着国际物流的规则。正如她在平台发布时所言:“我们不是要颠覆既有体系,而是要让每个物流环节都释放出被低估的价值。”这种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理念,或许正是中国物流人面对未来挑战的最佳姿态。在刘萍的带领下,上海天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正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开创国际物流行业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