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晚间,每日优鲜正式以“MF”为证券代码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社区零售数字化第一股。
每日优鲜在本次IPO中总计发行2100万股(含绿鞋2415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发行价为每股ADS 13美元。若以此发行价计算,每日优鲜IPO募资额约为3亿美元,IPO市值为32亿美元。现有股东中金、腾讯、美国长线基金Davis、元生、元璟均参与本次认购发行。不过,每日优鲜开盘后破发,跌超18%,盘中跌幅一度超过36%,截至收盘,该股跌幅为25.69%,报9.66美元,成交量约为1101万股,总市值22.74亿美元。
招股书还显示,其GMV(商品交易总额)从2018年的47.25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76.14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9%。毛利率从2018年的8.6%增加到2020年的19.4%。在股权方面,每日优鲜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正持股占比15.3%,拥74.1%的投票权。每日优鲜管理层持股占比20.2%,拥有75.6%的投票权。老虎环球基金持股为12.4%,有3.8%的投票权,腾讯持股为8.1%,有2.5%的投票权。徐正在上市活动上表示,在“成为中国最大的社区零售数字化平台”的愿景下,每日优鲜正以“(前置仓即时零售+智慧菜场)x零售云”模式,多维深耕社区零售,立志让每个家庭买得省心,吃得放心。
自2014年10月创立以来,每日优鲜以(A+B)x N的模式多维布局超10万亿的社区零售市场,其中A为前置仓即时零售,B为智慧菜场,N为零售云。由此,每日优鲜也被业内称为中国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的首创者。
招股书显示,每日优鲜平均客单价为94.6元,履约费用率从2018年的34.9%降至2020年的25.7%。从2018年到2020年,每日优鲜有效用户数量分别为510万、720万和 870万,有效用户平均消费额别为558.0元、690.4元和712.8元。截至2021年5月31日,每日优鲜已与14个城市的54家菜场签订运营协议,并在10个城市的33家菜场展开运营。随着智慧菜场业务的展开,每日优鲜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截至2021年3月31日,每日优鲜共在16个一二线城市开设了631个前置仓,极速达SKU超4300款,平均配送时长仅39分钟。2020年,每日优鲜GMV为76亿元,市场份额28%,在中国北方地区排名第一。每日优鲜的核心用户(某一年份至少一个月内下单4次或以上的用户)在交易用户中的占比从2018年的14.9%,增加到2020年的21.1%,截至2021年3月31日,核心用户年消费额达2106元。2020年7月,每日优鲜作为唯一的生鲜电商代表,入选“2020胡润中国10强电商”。2020年7月中旬,每日优鲜CFO王珺曾公开表示,公司已于2019年年底实现全面盈利。而据后来的招股书显示,其2018、2019、2020以及2021年第一季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也成为每日优鲜的AB面。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每日优鲜净亏损分别达到22.32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调整后净亏损率从62%降至46%,再到25%;而2021年一季度净亏损为6.10亿元,同比收窄68.65%。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每日优鲜正在有意识地降低成本和收窄亏损,试图通过技术手段增效,做精细化运营。但在目的尚未达成之前,“副作用”接踵而来。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每日优鲜有效用户数虽然从508万增长至717万,并进一步增长涨到了867万,但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1.14%和20.92%,呈下降趋势。而在截至2021年3月底的12个月里,每日优鲜有效用户数重回800万以内,降至789万。在不少人眼里,每日优鲜是那个2014年才从巨头扎堆的电商赛道中涌现出的生鲜电商。首创“前置仓”模式,抓住阿里和京东薄弱的“生鲜”类目,缩短配送时效,这才让每日优鲜有了突破口,成功在一二线城市打开局面。在此基础上,徐正判断,中国社区零售市场将在2021年迎来大爆发,并且其中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有路径可依”。在每日优鲜招股书公开的数据中,比较亮眼的是其客单价,平均客单价高达94.6元,在国内所有前置仓玩家中排名第一。这一点确实做的还是比较好的。从2018年到2020年,每日优鲜的有效用户分别为510万、720万、870万,三年复合年增长率30.7%,有效用户订单量为3250万、5910万、6510万。而对于此次上市,徐正更是把它当成一个新起点。因为,上市至少证明了每日优鲜的强大生存力。不过,在招股书中,每日优鲜将业务模式分成三块:前置仓即时零售、智慧菜场和零售云。这源自徐正此前提到的(A+B)x N的社区零售多维战略。这同时意味着每日优鲜不再把自己局限于生鲜电商、生鲜零售商,而要升级为“社区零售企业”。
但这条赛道依然战斗激烈,不仅许多前赴后继的创业公司在和它赛跑:与每日优鲜同一天递交招股书的叮咚买菜、盘踞湖南多年全国扩张的兴盛优选;还有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橙心优选等巨头押注的社区商业项目,更是每日优鲜的劲敌。另外,早在每日优鲜进入生鲜电商之前,2009年,易果生鲜、天天果园进驻北京会场,它们被认为是生鲜电商的“鼻祖”。2014至2015年期间,许鲜网、中粮我买网等创业公司先后成立,开始“试水”线上电商,每日优鲜也在此期间成立。2015年,阿里、京东尝试线上线下的新零售布局,京东到家、盒马鲜生先后成立。随后的三年里,生鲜电商赛道喜忧参半。一方面,部分生鲜电商持续刷新的经营数据吸引了更多资本与新玩家加入混战。比如2016年,生鲜玩家“始祖”易果生鲜获得阿里巴巴C轮投资;2017年,新玩家兴盛优选、叮咚买菜相继注册成立。另一方面,生鲜电商迎来第一轮洗牌。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总共有14家中国生鲜电商倒闭。很多探路者没有找到正确的模式、打法,悲惨出局。2018-2019期间,擅长小步快跑的巨头们开始自我调整。美团的小象生鲜开始尝试“前置仓+买菜”的模式,京东7Fresh换帅,从大店模式转型,“区区购”成为京东社区团购尝试的前站;盒马鲜生战略调整,在福州等地闭店。在这场长达5年(2014年-2019年)的马拉松长跑中,每日优鲜活了下来,并跑出了自己的节奏。无论是前置仓还是供应链,其押注依然非常坚定。如今已经走过将近7个年头,从企查查等公开信息查询获悉,每日优鲜至今已经过10次融资。不完全统计显示,总体融资规模达到了120亿元。
从提前结束簿记、18天跑步上市(递交招股书到上市),不难看出每日优鲜对拿下“即时生鲜第一股”的急迫。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每日生鲜此次通过上市筹集资金约为3亿美元(约合19.36亿元)。然而,这轮“补血”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每日优鲜的困局尚未可知。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每日优鲜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仅为18.44亿元,而一季度公司亏损为6.10亿元,现有资金能够支撑的时间可以计算得知。过去三年,每日优鲜累计亏损近68亿元,上市融资获得的资金相比亏损额,可谓是捉襟见肘。这或许是每日优鲜放弃规模发展、强势降本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要获得持续发展,仅靠节流明显无法维持经营,每日优鲜亟需自我造血能力。相比零售云业务,菜市场业务或是其开源的更快速途径。业内专家指出,随着一二线城市前置仓模式发展趋于饱和,每日优鲜开始向下沉市场寻求增长,智慧菜场的数字化改造可以帮助其增加用户,带动菜市场销售额提升。“在改造菜场的项目中,每日优鲜就像是线下淘宝,除了吸引商贩开店、获取租金收入差,还可以提供数字化增值服务,帮助商家做线上运营,未来在收入方面具有很大想象空间。”上述专家称。根据每日优鲜的描述,其现有用户主要是中国主要城市的中产阶级消费者,相对年轻、偏好线上购物消费。而其智慧菜场工程主要集中在青岛、常熟、合肥等地,除青岛外,其余基本都在三四线城市。从用户覆盖的视角来看,这个项目无疑是对每日优鲜现有用户结构一个很好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