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来源: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1日14:32 雨亦
供应链金融在产业链的应用,农业几乎是呼声最高的领域之一!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三农”仍然是热议话题之一,而农业供应链金融也在今年被更多关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原董事长解学智,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供应链金融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解决方案。全国人大代表朱晶则提议,供应链金融在农业“走出去”领域也应有大的发挥。成都人大代表岑萃则从风险防控角度,提议将农业保险机构纳入农业供应链金融中,对农业供应链全链条进行有效支持及整体风险管控。
中国社科院数据显示,我国“三农”金融的缺口达3.05万亿元。但供应链金融为何得不到大发展?这是因为,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最为薄弱的环节。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小农户数量为2.03亿,占全国农业经营户总数的98.1%,户均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85.2%。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弱小、分散、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随着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及产业链的形成,农业农村金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银保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涉农贷款余额43.2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83%。但如何做好农业供应链金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公众号小编做如下梳理:
中央定调!
供应链金融支持农业明确方向
为推动金融扶持乡村振兴、“三农”产业发展,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多个政策指明方向,其中,供应链金融就被作为重要的保障之一,以此来解决农业产业链、农户主的金融需求。
1、供应链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农户就业和经营状态不断变化,除传统农户外,现代农业出现了诸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21年4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1年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通知》,提出了在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方面,大力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一方面重点支持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另一方面,鼓励通过供应链金融等方式为返乡入乡创业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银保监会定调!供应链金融成为服务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金融保障。
2、供应链金融服务农业生产、流通环节。一直以来,农业产业链的链条长且复杂,种植、采购、加工、仓储、物流等多个环节渗透交叉,涉及上游农户、加工厂、仓储物流服务商、零售商等主体,单体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资金需求表现出分散、小额、短期的特点,而这正是供应链金融的优势所在。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强调了供应链金融服务农业产业链的作用。供应链金融不仅在重要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环节设施建设上,提供金融支持,而且在农业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也要求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存货和订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一系列业务。
央行定调!供应链金融在服务农业产业链、技术发展方面,有其独有的优势,发展潜力大。
3、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嵌入农业各环节。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数字化是重要的驱动力量。在这方面,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积极“上阵”。去年4月,央行等7部门联合启动的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其中,鼓励加大供应链金融服务供给力度,将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嵌入种子与农产品生产、交易、加工、物流、仓储等环节,达到赋能农业供应链资金流、商流、物流深度融合的目的。
此前,另一项银保监会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的公告中,也强调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在农业等重点领域搭建供应链产业链金融平台,让线上融资又快又便捷。
国家多个部门定调!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
地方发酵!
农业供应链金融“遍地开花”
在中央各部门对农业领域的供应链金融做了总体决策后,各地方也紧锣密鼓地开始做出部署。一方面,以河南、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农业大省在农业供应链金融方面,积极实践,另一方面,作为产业、金融等方面整体区域规划的重要一环,其他各地方的政策也陆续出台,并进行规划布局。
1、农业大省的供应链金融实践
以农业大省黑龙江、山东为例,2018年,黑龙江出台的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意见中,就鼓励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将金融服务扩展到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电商、畜牧业等需要金融产品。随后山东省发布公告,鼓励金融机构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企业合作,创新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在这些农业大省陆续得到探索。
以农业大省河南、吉林等为例,则对未来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做了前瞻布局。河南省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鼓励农业产业化等龙头企业整合供应链资源,积极发展应收账款、存货、预付款融资和保险、保理等供应链金融服务。吉林省则在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强调要加大金融服务 “三农”倾斜力度,鼓励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小农户融资可得性。
2、其他区域的探索示范。
作为近年来比较炙热的金融创新模式,供应链金融也成为很多示范城市在农业方面实践的热点。在近期浙江《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中,也将探索通过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等方式,依托核心企业提高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可得性。在《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中,提出依托农产品供应链产业链核心企业,开展存货、仓单、订单质押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业务,降低下游经销商融资成本。
示范区将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纳入其中,势必驱动供应链金融在农业方面的探索创新。
多方实践
金融机构到链主企业及科技企业
在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推动下,以金融机构和核心企业、第三方科技平台为代表的企业,争相实践,在农业供应链金融方面多元探索。
1、金融机构:以农业银行为例,针对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销售、畜禽养殖、农产品集中交易、乡村建设、农民工工资代发等场景,推出了6种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截至201年底,农业银行围绕407家涉农核心企业,向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4805家企业提供融资50698笔、308亿元。
而中国银行则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推出“惠如愿新农通”“惠如愿农田贷”等金融,2021年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74万亿元。工商银行成立了专门服务乡村振兴的机构,推出工银“兴农通”品牌,2021年末,工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66万亿元。
2、链主企业:如农业企业大北农依托平台打造的融资宝、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新希望集团,打造的新希望金服等,凭借链接农业产业上下游的优势,通过采集农产业流通过程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数据流,来替代传统的信用担保和质押,为农业供应链中制造、采购、运输、库存、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融资服务。
3、科技企业:如京东、淘宝、拼多多等,则是以电商平台、第三方技术服务的形式,打通嵌入农业上下游多环节,通过运行过程中农业相关数据的沉淀,将金融机构和企业做有效连接,为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解决融资需求。
文本来源: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