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1日14:35 马梅若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有的超出预期。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国内疫情近期多发,市场主体困难增加,经济新的下行压力加大,既要坚定信心,又要高度重视和警觉新挑战。在此背景下,会议特别强调,要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当前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明显上升,外部环境挑战非常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提出这样的政策呵护实体之意明显。”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金融时报》记者分析,此次会议至少传递出两方面信息,一是货币政策更积极有为,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加大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与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二是货币政策将延续稳健基调,总量与结构工具有机配合,优化信贷结构,提升政策精准质效。
总量稳、结构优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对于本次会议提出的“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连平分析,总量方面要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即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改善市场的流动性供给,同时推动市场融资成本下降;结构方面,则要通过结构性操作来支持相对薄弱的领域,包括小微企业、三农等,通过这些工具持续发力来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总量稳、结构优,这也是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的判断。他分析,当前,总量方面稳信贷依然是当务之急。而结构方面,将加大再贷款使用力度,包括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
在前期政策不断发力的基础上,如何推动市场融资成本下降,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周茂华建议,要用市场化与法治化的办法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薄弱环节与重点领域,比如:可以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工具,拓宽中小银行融资渠道,有效缓解银行负债压力,降低负债成本等;同时,充分发挥结构工具定向、直达特点,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此外,还可以推动金融机构挖掘利率改革潜力,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等。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2021年银行经营业绩总体表现不错,有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让利的空间,未来可以更多通过市场化、法治化鼓励促进减成本。
“可以进一步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潜力。”温彬表示,在政策利率不变的情况下,银行点差对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随着银行负债端加强管理,压降高成本负债、加强新型存款产品管理等,都有助于银行降低负债成本,进而引导银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聚焦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
新设两项专项再贷款工具
本次会议让市场最为关注的一个提法是“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人民银行对贷款本金分别提供60%、100%的再贷款支持”。
所谓“再贷款”,指的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是一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过去几年里,支农、支小、扶贫等领域是结构性货币政策持续发力的重点领域。正是在支小再贷款带动下,2021年上半年普惠小微信贷新增额历史上首次超过房地产贷款新增额;2021年10月,人民银行又创新性推出了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和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再贷款,实现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品种再创新和范围再拓展
“这是本次政策的主要亮点。”连平表示。在他看来,再贷款通常利率较低,能够助推商业银行加大这两个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
“这两项工具相当于央行为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稳定信贷资金,定向直达支持科技创新与普惠养老。”周茂华表示,一方面缓解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题,另一方面有助于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稳物价稳就业
提升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水平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本次会议继续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会议指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是实现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
对于稳物价,周茂华分析,目前,全球疫情影响尚未结束,国际地缘冲突升温,国际能源、食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海外通胀压力大幅攀升,我国稳增长、稳物价压力不小,但无需过分担忧。“我国消费、通胀结构与海外存在差异,国内生猪产能恢复正常,粮食连年丰收,国内工业产能配套能力强,居民必需品供应充足;同时,整体上我国物价温和可控。”他解释。
而稳就业的最大抓手仍是市场主体。连平对记者分析,当前一些市场主体受到严重冲击,必须加大纾困和就业兜底等保障力度。他特别指出,服务业多为民营中小微企业,在疫情期间受到冲击最为明显,需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推动相关资源尽快到位。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对市场主体托底纾困之外,金融业也应当对新市民群体等提供更大支持。“在‘三重压力’下,下一个阶段要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总需求,就需要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在支持消费、投资方面加大力度,特别是提高针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水平,同时优化保障性住房金融的服务。”温彬表示。
文本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