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您当前的位置: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 行业动态 > 详情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在大宗商品企业的应用

文本来源:物流与供应链金融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5日09:58

近两年,疫情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实体产业的冲击,相反数字经济却呈现高速发展,疫情正在倒逼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25年时,我国的数字经济将迈向全面扩展期,届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作为数字经济的组成部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诠释着当前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并在实践场景中逐步呈现。数字技术将进一步与国民经济各行业产生深度渗透和广泛融合:一方面,数字产业化让一系列新技术成果诞生,进入实体产业;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推动企业实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又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的更迭和发展。


大宗商品产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面对新形势下供应链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强力冲击,在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如何提升供应链的韧性和持续防御供应链风险,将成为大宗商品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般供应链包含三流,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物流与资金流形成完整闭环,即运用资金采购原材料,原材料转化为产成品,产成品通过销售转化为资金,用转化资金的一部分再去采购原材料,开启新的循环。以连接形态存在的供应链,不会自觉地产生价值,需要管理方付出努力。于是就产生了供应链管理。


图片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正在成为赋能企业转型升级的宏大力量。


企业依托平台聚合共性技术、通过大数据、区块链、数字孪生、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电子仓单、供应链场景进行集成探索。


在供应链领域,打造产业链协同平台,构建平台交易服务、仓储物流服务、金融服务、衍生品管理及数字科技服务能力,通过产业互联网方式,促进供应链多方高效协作,降本增效。


在数字风控方面,建立大宗商品领域以技术为驱动的风控平台,融合构建企业专有数据库,分析整合并建立风险度量评估模型,实现对各类风险事前建立约束机制,优化风险应对策略,促进供应链运行更加安全高效,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下,供应链的数字化已从最初的推动企业业务流程改进的动力,逐渐升级为支撑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


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路径探索


第一步,业务数字化,帮助企业实现互联互通,将企业原来的所有线下业务流程管理搬到线上,中间的过程产物或结果能够得到数字化的记录,并形成数据。


第二步,流程一体化,在满足监管前提下,利用数字化技术重构组织和流程,从企业风险管理维度将企业各业务流程在系统内“实时”上线,将内部控制信息化,业务、岗位、人员、绩效等所有操作集中在一个平台内进行管理。


第三步,数据可视化,将企业业务场景化,再把场景数字化,精细配置角色与权限,覆盖企业管理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全面规范业务操作,形成新的工作模式,对企业运营全流程进行管理,实现统一期现、统一交易、统一风控、统一绩效考核以及业务溯源,使得企业业务得以可视、管理与追溯。


第四步,管理精细化,管理的迭代,由粗到细。在人工线下管理阶段,由于存在明显的效率瓶颈及能力边界,庞大且瞬息万变的数据依靠人工无法做到准确量化,传统的ERP和Excel,难以满足大宗领域特定功能需求,无法做到对衍生品的交易进行严格把控,这就很容易套保变投机,造成衍生品巨亏事件发生。通过借助更先进的系统工具,业务的精细化决策成为可能。


第五步,最终目标达到决策智能化,没有数字化的企业,由于管理者缺乏必要的数据信息,在决策时只能凭经验拍脑袋。而企业经过前面几个阶段的改造迭代,数据有了大量积累,就可通过数字化系统赋能。


例如套期保值系统提供的多维数据分析模块,嵌套金融衍生业务管理制度,将套期保值与购销存业务、财务会计核算、内控监管有机结合,根据企业内部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计算分析衍生口风险敞口,对敞口和衍生品头寸进行匹配,通过现货和衍生品的波动率计算合适的套保比率设置、资金的预警、开仓品种、合约的控制、开仓比例的控制、止盈止损的控制等对衍生品交易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形成期现结合台账,为企业中高层的战略及执行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持。不再依靠人的经验来决定业务发展方向。



文本来源:物流与供应链金融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