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来源:阜阳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6日09:30 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近日,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阜阳市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发展供应链金融。按照“一链一主办银行、一链一工作专班”的组织结构,成立17个产业链产融对接工作组,建立专案推进、专班服务、专人跟踪的工作机制。争取更多企业纳入省级供应链核心企业“白名单”,指导金融机构对名单内企业实行供应链融资专项授信额度管理。引导金融机构依托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融资业务,拓宽融资渠道和服务触角,共同开发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预付款融资等现代供应链金融服务。积极推动产业核心链企业系统对接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支持依托工业互联网、供应链服务平台等共享数据资源。引导金融机构搭建多元化应用场景,打造“特色产业链贷”模式,支持产业链小微企业融资。
阜阳市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安徽省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安徽省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皖政办秘〔2023〕35号)精神,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赋能提速我市十大特色产业特别是八大制造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充分挖掘我市人口、区位、交通、农业资源等优势,把实施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市场逻辑平台思维,以供应链为牵引,以工业互联网为支撑,链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大交通、大物流、大市场、大产业,着力创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积极培育若干供应链骨干企业,形成一批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努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锚定省委“三地一区”“七个强省”战略部署,加快建设“三地一区”“十个区域性强市”提供坚实支撑。
二、重点任务
(一)聚焦重点领域,提升供应链资源配置能力
1.壮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供应链。依托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颍上经开区和首太新能源产业园,围绕“风、光、氢、储”和资源循环利用强链延链补链,着力打造双千亿产业,加快建设中原地区新能源基地。重点实施年产3GW钙钛矿光伏电池组件、阜兴新能源1B期、阜阳海钠年产5GWh钠离子电池等项目,着力构建新能源装备制造、清洁发电、储能、场景应用、电池回收利用等一体联动的全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发挥高端风电装备、燃料电池产业优势,拓展风能、氢能应用场景。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对接,支持上下游企业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等形式,加强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提升供应链稳定性。(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等,各县市区政府和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以下任务均需各县市区政府和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落实,不再重复列出)
2.做优绿色食品产业供应链。充分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优势,不断提升特色产品的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标准化水平。大力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双千亿”计划暨肉牛振兴计划,按照“一链十群一基地、十大行动强支撑”思路,统筹“推农向食”“推农向健”,加快产品模式向产城模式转变、“百亿粮仓”向“千亿厨房”转变,做好“三头三尾”增值大文章。重点推进阜南优质小麦全产业链、肉牛全产业链“六个一”工程项目、皇氏集团智慧化乳制品中央工厂、同福大健康食品城一二三产融合、碧根果食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拾分味道、牧原肉食、中裕食品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各县市区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创建绿色食品产业园。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深度融合,促进特色优势农产品深度开发,着力打造长三角高端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绿色食品产业高地、黄淮食谷核心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粮食和储备局等)
3.做强新能源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供应链。顺应汽车动力来源、生产运行方式、消费使用模式全面变革等趋势,推动汽车产业供应链向汽车、能源、交通运输、信息通信、金融、物流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转变,加快融入全省汽车产业“整零协同”体系。依托江淮汽车技术优势以及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立讯精密高端零配件等重点项目及企业,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突出龙头企业的整合能力,推动供应链由生产制造环节向技术研发、后市场等全链条延伸。加快完善充电桩、换电站、加氢加醇站等新能源汽车关键基础设施布局。推动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及阜阳港口建设,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出口通道,支持企业建立国际营销服务网络,建设一批海外仓储和售后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优化装备制造现有产业集聚区布局,依托阜合园区载重汽车、阜阳经开区汽车改装、阜南汽车零部件、阜南海洋高端装备零部件、界首农粮机械产业群,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区入园,提高集群建设水平和集聚度,建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等)
4.强化新材料产业供应链。聚焦功能性新材料、先进化工、先进金属、先进高分子等发展方向,围绕煤基、高性能纤维基、生物基、硅基、铝基、磁性新材料六条细分产业链,依托昊源化工、杭摩科技、中科昊海、北矿磁材、智磁新材料等骨干企业强链延链补链,进一步拓宽拉长供应链条。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成化、差异化,聚焦高端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注重差异化产品布局,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成、耦合、协同发展。坚持煤头化尾、一头多尾、首尾相连、循环利用、吃干榨尽,统筹工艺、装备、环保、能耗、效益协同发展,努力构建安全绿色高效的循环供应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等)
5.培育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产业供应链。聚焦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参与合肥、深圳等地产业链分工,着力打造长三角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产业重要配套基地。加快推进金泰光机电、欣奕华光刻胶、镓数智能氮化镓单晶衬底等项目,支持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颍上、颍泉、临泉等地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聚焦高端印制电路板、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人工智能四大主攻方向,招引落地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关键节点企业和项目,加快完善“玻璃基板—显示面板及模组—显示终端”产业链条。增强智能家电(居)产业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关键共性技术等配套能力,争取头部企业、大院大所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或区域性研发中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数据资源局等)
6.完善生命健康产业供应链。抢抓药品上市持有人制度等政策机遇,依托太和、颍州、颍泉生命健康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等重点板块,加快推进悦康药业、四环科宝、硕佰制药、德信佳三期等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域外创新、阜阳制造、全国销售”新模式。提升华源医药国家示范物流园区服务功能,鼓励医药物流线上线下联动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集约化、精细化、透明化的高效服务,助力打造全国性医药集散中心和区域性专业市场。(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医保局等)
7.提升绿色建筑建材产业供应链。按照“一核两翼五节点”产业布局,以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低能耗被动式建筑为切入点,聚焦关键技术积累、核心材料打造,构建衔接有序的产业供应链条。支持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引进国内外龙头建筑设计单位,鼓励重点企业加大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可再生资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与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装备、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建筑节能技术标准等关键技术科研创新应用,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高端建材制造业。(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房管局、市重点工程处等)
8.发展高端纺织服装产业供应链。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及价值链生态圈,支持纺织领域加强智能工厂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模块化柔性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全产业业务关联服务,推动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拓展。鼓励吉祥三宝、京九丝绸、天威羊绒、银河皮革等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加大研发投入、开发生产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融合平台,完善后市场服务新生态,促进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积极争创“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单位。加快推进元梦生物聚乳酸纤维、天威羊绒高档羊毛衫、吉祥三宝智能化改造等项目,加力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完善高端纺织领域供应链生态。(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
(二)打造枢纽工程,提高供应链集聚开放水平
9.打造铁路货运枢纽。依托阜阳北编组站,加快建设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积极争创阜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高标准打造辐射皖西北、联动长三角区域和中西部地区的大宗物品集散中心、铁路物流枢纽重要节点。加快安徽颍东经开区煤基新材料产业园铁路专用线、阜南县粮食铁路专用线升级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推进阜阳港颍泉铁水联运储煤基地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促进煤炭、粮食、建材等大宗商品通过铁路专用线进港口、进枢纽、进园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邮政管理局等)
10.完善水运物流枢纽。发挥阜阳功能型流通支点城市的优势,依托高等级航道资源,抢抓江淮运河通航机遇,加快推进淮河阜阳港南照综合码头等重要港口建设,积极谋划实施阜阳闸、颍河大桥、阜阳船闸、引江济淮泵站四大重点工程,构建阜阳港口群“双核、四极”水运物流枢纽。创新发展多式联运等运输组织模式,推进农畜产品、原材料、工业成品等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和水运有序转移,构建联动铁路物流枢纽的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体系。积极申创国家、省级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加强与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江苏连云港港、青岛港、南京龙潭港等港口合作,发展与沿海港口水运集装箱运输业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等)
11.打造空港物流枢纽。大力提升阜阳机场和界首通用机场运营服务能力,加快太和、临泉等通用机场建设,加速构建“一主多辅”的通用航空网络布局。完善机场货运场站专业设施,引育知名基地航空公司,争取开通全货机航线,积极构建区域性航空货运中转基地。发挥阜阳机场联动高铁站发展优势,坚持机场与高铁站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铁空枢纽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向铁空枢纽集聚。(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阜阳民航中心;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等)
12.建设冷链物流基地。围绕肉类、果蔬、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等物流需求,全面提升阜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大汇生物省级冷链集配中心、加恩农业省级冷链集配中心等集聚辐射功能,推动产销两端冷链物流设施提质升级,加快构建三级冷链物流设施网络。推广应用冷藏集装箱、冷藏车、低温物流箱、移动冷库等标准化设备,创新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模式,积极构建空陆联运、公铁联运、海铁联运等快速冷链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冷链物流基地与国家物流枢纽互通合作、联动发展,深化与长三角主要港口、冷链商品产地、销地合作,畅通面向长三角的冷链物流体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等)
13.打造对外开放平台。加快推进阜阳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依托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申建海关监管场所,打造中欧班列集结地,推动铁路口岸开放,加快推进阜阳机场临时航空口岸开放,畅通国际贸易投资陆海联动新通道,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入实施安徽自贸区阜阳联动创新区建设专项行动,促进产业优势与自贸试验区片区全域协同。积极创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引导企业入驻“海外智慧物流平台”,探索推进“中肯”易货贸易健康发展和“跨境电商9610+国际邮路出口”模式,力争实现家门口“一步通关”。(责任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阜阳海关、阜阳民航中心等)
(三)办好平台展会,提升阜阳城市品牌影响力
14.举办阜阳投资贸易洽谈会。立足千万人口的Ⅰ型大城市、融入3000万人口的阜阳城市圈、面向商机无限的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围绕十大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企业成长的巨大空间,加强合作交流,共建“城市合伙人”,共谋高质量发展,打造阜城改革开放新高地。(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招商投资中心、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管处等)
15.举办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大会。聚焦绿色发展,积极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及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全面提升产业链可控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管处、市招商投资中心等)
16.举办绿色食品产业大会。充分利用阜阳农业资源优势,围绕绿色食品产业全链条发展,突出“双招双引”,着力打造产业推广大平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管处、市招商投资中心、市供销社等)
17.举办RCEP投资合作大会。用足用好RCEP机遇,进一步加强阜阳市与RCEP协定国之间的交流与经贸合作新发展,实现阜阳与RCEP其他成员国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助推阜阳与RCEP国家经贸合作新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管处、市招商投资中心等)
(四)实施数字赋能,激发供应链创新发展活力
18.建设供应链服务平台。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大力引进一批供应链创新服务平台,提供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市场开拓、标准化服务、检验检测认证、反向定制(C2M)等服务,培育发展网络货运、共享物流、无人配送、智慧航运等新业态。整合分散的运输、仓储、配送能力,探索发展共享云仓、共同配送、统仓统配等组织模式,推进智能收投终端和末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数据资源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信局等)
19.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供应链服务企业等深度合作,拓展物联、数联、智联等供应链数字化应用场景。支持企业供应链服务、物流装备、质量追溯可视化、智慧风控平台等数字化升级改造,加速金融、物流、仓储、加工及设计等供应链资源的数字化整合。(责任单位:市工信局;配合单位:市数据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等)
(五)培育市场主体,提升供应链后劲发展潜力
20.大力发展供应链龙头企业。牢固树立产业链思维,紧盯十大特色产业,聚焦17条细分产业链,发挥32支市级产业链招商小分队作用,大力实施“双招双引”提效行动,围绕供应链金融、库存管理、集中采购、品牌代理、货代服务等供应链薄弱环节,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场景化招商、基金群招商、以商招商,加快培育引进一批供应链服务龙头企业。推动供应链服务企业向枢纽、园区集聚,积极争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创新区,打造供应链协同品牌。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和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用足用好市场主体升规纳限若干政策,指导供应链服务企业升规纳统,推动规上企业做大做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招商投资中心;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交通运输局等)
21.培育供应链新兴经营主体。支持建立供应链行业协会、学会、商会、联合会等组织,制定满足市场需要、引领创新发展的行业、团体标准。鼓励行业组织建立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供应链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支持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责任单位:市工商联;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六)加大人才引育,夯实供应链人才技术支撑
22.引进培育供应链人才。高标准筹建安徽(阜阳)高等研究院,健全人才“引育留用”机制,持续擦亮“颍淮英才计划”品牌,努力引进更多高层次现代供应链人才团队,吸纳供应链研发成果在阜转化落地。进一步深化在阜高校、职业院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增强与产业结构契合度,鼓励在阜院校设立供应链相关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和课程,打造多形式、多层次的供应链人才培养平台,提升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引导我市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建设供应链实训(实习)基地。(责任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等)
23.深化供应链技术创新应用。发挥阜阳软件产业园引领作用,鼓励供应链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加快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应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支持供应链企业与科研院校、重点实验室等加强合作,研发推广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物流装备,开展供应链技术协同创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七)完善配套体系,增强供应链安全发展韧性
24.发展供应链金融。按照“一链一主办银行、一链一工作专班”的组织结构,成立17个产业链产融对接工作组,建立专案推进、专班服务、专人跟踪的工作机制。依托颍泉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和铁空枢纽-智谷产业园项目,招引各类金融机构来阜设点展业,促进金融资源集聚发展。争取更多企业纳入省级供应链核心企业“白名单”,指导金融机构对名单内企业实行供应链融资专项授信额度管理。引导金融机构依托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融资业务,拓宽融资渠道和服务触角,共同开发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预付款融资等现代供应链金融服务。积极推动产业核心链企业系统对接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支持依托工业互联网、供应链服务平台等共享数据资源。引导金融机构搭建多元化应用场景,打造“特色产业链贷”模式,支持产业链小微企业融资。用好用足碳减排政策工具,拓展“科技贷”“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产品业务量,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探索开展离岸保险业务。(责任单位:人行阜阳市分行;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等)
25.发展供应链配套产业。支持物流与制造业、商贸企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企业采购、生产、运输、仓储、货代、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分销、回收等环节业务整体外包。引导专业物流企业嵌入生产、销售等全环节,促进研发设计、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在开发园区推广“主导产业+供应链”模式,引导建立智慧型、高效率、低成本的供应链生态体系。围绕废旧家电、电子设备、汽车回收拆解等重点领域,支持发展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推行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积极推广绿色包装、新能源物流车,推动形成绿色制造供应链体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等)
26.增强供应链安全韧性。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研发和推广应用,推进供应链多元替代。加强自主生产研发,大力争取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开展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产品研究替代,不断增强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等)依托交通、接卸、中转、仓储、停车等设施条件较好的物流园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建设运营一批应急物资运输中转站,完善“平急”两用体系。稳妥发展危化品多式联运,推动危化品物流向专业化定制、高品质服务和全程供应链服务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信局、市应急局、市商务局等)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推进机制
27.成立工作专班。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成立市级供应链双招双引专班,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全市供应链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重大事项的统筹、协调、调度、督查和推进落实。指导各地成立工作专班,强化供应链协调对接,形成上下对接贯通的工作体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十大特色产业17条产业链工作专班牵头单位)
(二)加大政策扶持
28.加强供应链项目要素保障。在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及专项债券等政策的基础上,创新应用补助、基金、贴息等多种支持方式。用足用好省级供应链创新应用专项政策,制定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若干政策,鼓励各地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借助省供应链“双招双引”专家咨询团队力量,招引一批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阜阳。(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招商投资中心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合理确定年度物流用地计划指标,加大物流用地保障,积极探索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长期租赁等物流企业供地模式。(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资规局;配合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局等)
-end-
来源:阜阳市人民政府
文本来源:阜阳市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