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3日16:53 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日前,上市银行中期业绩密集披露,从业务经营各项数据来看,上市银行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聚焦包括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的金融支持持续发力。
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信贷需求“换挡”,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日益受到重视,信贷增长重结构、重质效的信号也更加明显。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银行业正逐渐摒弃对规模扩张的单一追求,转而专注于优化信贷和融资结构。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上半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3.26万亿元。其中,工业、绿色、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
这意味着,银行业信贷投放正在提质增效,金融活水加速流向“实”处。
目前我国存量资金盘子已经不小。体量庞大的存贷款规模,是金融长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反映。眼下,我国信贷总量从过去两位数以上的较高增速放缓至个位数,但这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减弱,而是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更为轻型化的背景下,信贷结构也在优化升级的结果。
同时,信贷投向优化也体现盘活金融资源的要求。对有真实合理融资需求、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的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利、优惠的贷款支持,有利于盘活存量资金,缓解资金沉淀空转,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信贷数据“有增有减”,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从“增”的方面看,一些从低效领域腾挪出来的信贷资源,投向了金融五篇大文章涉及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我国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3.73万亿元,增速比各项贷款高9.2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38万亿元,增速比各项贷款高8.1个百分点;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4.76万亿元,同比增长28.5%,增速比各项贷款高20.2个百分点。
从“减”的方面来看,随着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房地产贷款需求趋降,房地产贷款比重出现明显下降。同时,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进入“深水区”,部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逐步偿还,相关贷款的增长也在放缓。
银行信贷结构关系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若不合理的信贷结构长期持续可能会影响金融稳定。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下,金融机构需合理安排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全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在稳定总量以外,平滑信贷节奏、调整优化结构将是商业银行下一步工作重点。银行应积极挖掘信贷需求,科学制定全年信贷安排,盘活存量金融资源,使得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加可持续。
接下来,银行信贷既需要配合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方向,将贷款投向实体经济需要的领域,稳步推进小微信贷的“量增、价降、面扩”以及绿色产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依据市场原则,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挖掘符合信贷政策要求的优质产业、新兴产业,例如大消费行业、新兴制造业、新基建等领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银行信贷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在普惠信贷方面,以往商业银行对于中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的信贷支持多数为小额短期贷款,以缓解其流动性压力。接下来,商业银行可能需要给中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长期资金支持。为此,商业银行可以依托供应链金融和产业政策,增加对优质中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长期信贷支持。
在绿色信贷方面,在碳中和目标下,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碳捕获与封存等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这也将为银行带来可持续发展机遇。气候投融资将日益成为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领域。从投放领域来看,气候投融资的信贷余额主要投向绿色交通运输项目、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新能源制造端、工业节能节水环保项目。
在科技信贷方面,由于新兴科技企业可能缺少有形抵押物,经营前景不明朗,信贷风险较大,银行机构如何支持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国家创新战略,也成为银行信贷投向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银行可以创新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利用金融科技、资金优势和牌照优势,建立多渠道、多样化的投贷联动模式,为科技企业提供创投、引导、产业及股权投资等各类基金,以及企业上市、发债、并购等服务。
内容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赵萌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