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您当前的位置: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 行业动态 > 详情

国办强调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上海推动金融机构开发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工具;北京经开区提出发展供应链金融给与高额奖励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4日10:17 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近期(3月3日-3月9日),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市场10个消息值得关注。
行业政策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北京经开区公布《2025年发展供应链金融奖励办事指南》,最高奖励500万元;上海静安区政府推动金融机构开发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新型金融工具等。
行业企业方面,国家粮食交易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上线;渤海银行2024年供应链金融产品投放超2500亿元;河南能源集团发行全国首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供应链ABS等。
中物联金融委本期“每周热点聚焦”,对相关信息摘要如下:


政策动态

1、国办新政: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
其中提出:鼓励增加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探索拓宽生物性资产、养殖设施等抵质押资产范围,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加强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健全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加快建设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对接平台,探索依法扩大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应用范围。(中国政府网)
2、商务部就《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指南》征求意见
3月3日,根据商务部相关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管理咨询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制完成《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指南(征求意见稿)》行业标准,现公开征求意见。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内容涉及关键业务流程重塑规划,如需求计划预测、采购管理、生产计划、库存控制、物流配送、供应链金融、交付后服务、逆向服务等。其中包括供应链金融服务规划,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企业间直接融资和支付结算,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利用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等新型支付方式提高支付效率和安全性等。(商务部)
3、北京经开区发展供应链金融奖励办事指南:最高奖励500万元
3月5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金融局公布《2025年发展供应链金融奖励办事指南》。申报主体在亦庄新城225平方公里范围内注册并实际经营。在经开区内设立的商业保理公司,为企业提供保理融资业务的,申报当年业务合同金额达到1亿元(含)以上。在经开区内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为企业提供融资租赁业务,申报当年业务合同金额达到1亿元(含)以上。区内商业保理公司或融资租赁公司当年业务合同金额达到1亿元(含)以上的,按当年为企业提供融资总额的0.1%给予奖励。各申报企业每户每年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补贴金额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不足百元部分舍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金融局)
4、上海静安区政府:推动金融机构开发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新型金融工具
3月5日,静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发展改革委发布的《静安区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其中提出:制定全市领先的知识产权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评中国专利奖或上海市知识产权创新奖。依托快速预审优势,加速发明专利授权过程。依托静安区专利超市,创建综合性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确保企业高效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手续。推动金融机构开发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新型金融工具。(上海发布)

行业动态

1、国家粮食交易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上线
3月3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国家粮食交易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上线公告:为切实解决平台会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服务农民卖粮和企业购销,促进粮食流通,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联合光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浙商银行、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平台会员量身定制合同履约融资、地方储备粮轮换融资、订单融资、仓单融资等产品,现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为会员企业提供全流程线上化、场景化的融资解决方案。会员可登陆国家粮食交易平台前台客户端向银行申请贷款。(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2、农行山东省分行创新推出“农机装备双向赋能供应链融资专属服务模式”
2月26日消息,近日,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稀交所”)与工商银行强强联合,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推出“稀土贷”融资服务,直击稀土企业融资痛点,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融资解决方案。“稀土贷”融资审核快速,企业提交申请后,专业团队即刻响应;单户贷款金额高达300万元,能够满足企业多样化资金需求;贷款期限设定为1年,契合企业短期资金周转需求;利率上限仅为3.3%,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资金压力。“稀土贷”的推出是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为稀土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2025年,稀交所依托平台优势,搭建以服务行业和产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集合化。(大众日报)
3、渤海银行:2024年供应链金融产品投放超2500亿元
3月4日消息,渤海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方面敢行先试,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企业发展,持续提升企业融资便利性和灵活性。围绕客户订单、备货、分销、回款等高频交易场景,渤海银行以“渤银E链”产品体系为核心,设计并发布了包括“融资易”、“灵动宝”、“结算通”在内的“易宝通”产品谱系,下辖“法人账户透支”、”海纳池”等十大核心产品矩阵,形成了以“1+3+N”的共建开放平台为依托,包括新一代国内信用证、新一代票据、新一代保理、渤银海纳池、渤银法人账户透支等创新产品的金融服务体系。2024年,渤海银行共服务供应链企业2634户,同比增长126.8%,供应链金融产品投放2571.91亿,同比增长36.69%,覆盖食品、化工、光伏、通用设备、服装、医药、汽车、物流、畜牧业等十余个行业。(渤海银行)
4、河南能源集团发行全国首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供应链ABS
3月6日消息,近日,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发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供应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供应链ABS”)。该供应链ABS发行总额5亿元,票面利率低至2.65%,创该品种票面利率新低。据万得数据(Wind)显示,该产品为国内首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供应链ABS。通过应收账款证券化,可以帮助河南能源集团供应链上游企业提前回笼资金,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此次首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供应链ABS的成功发行,为企业深入探索‘金融+生态’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河南能源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河南日报)
5、山钢资本获准接入上海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
3月3日,山钢资本获准接入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成为深圳首家、中国钢铁行业第三家获准接入该平台的企业。山钢资本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再获认可。山钢资本作为中国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引领者,深耕供应链金融领域多年,运营的“山钢数字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累计交易额突破340亿元,服务核心企业136家、中小微供应商446家,安全、高效、便捷的服务优化了上下游企业的融资环境。获准接入平台后,山钢资本将拓展供应链票据在钢铁产业链的应用,延伸产业链服务,为山钢集团创造价值,助力钢铁生态圈长远发展。(山钢资本)
6、盛业与辛巴达将在跨境电商领域的供应链普惠金融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3月6日,盛业发布公告,公司与辛巴达(广州)科技有限公司(辛巴达)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跨境电商领域的供应链普惠金融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链接跨境电商平台供应链和生态圈,将供应链普惠金融服务由境内延伸到境外,助力“走出去”企业的全球产业供应链拓展和全球工厂布局,此次战略合作标志着集团进一步加快实施“出海战略”。集团将为辛巴达定制普惠金融解决方案,涵盖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多种服务,以优化辛巴达及其供应链的资金流动性,确保其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营等环节资金稳定且高效运作。同时,双方借助供应链科技平台和服装柔性供应链平台的系统链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供应链信息实时共享与精准分析,提升集团跨境金融服务的风险管控与决策效率。(观点网)
编辑:冰河
审稿:罗恒
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