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您当前的位置: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 行业动态 > 详情

央行等六部门:开展质押融资业务激发改善型服务消费活力;上海推动发展仓单和存货质押融资等;浙商银行注册供应链票据ABCP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1日17:03 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图片
6月30日 星期一
上周(6月23日-6月29日),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市场13个消息值得关注。
行业政策方面,央行等6部门联合发文提,开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质押融资业务,促进激发改善型服务消费活力;金融监管总局 央行两部门提,强化对企业经营情况等第一还款来源分析,降低对抵押物的过度依赖;上海市商务委发文推动金融机构与优质仓储企业合作发展仓单和存货质押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服务等。
行业企业方面,渤海银行:落地首笔“国铁运费贷”;厦门“融天厦”产业平台正式上线;浙商银行成功注册供应链票据ABCP;湖北首单“链担贷”落地等。 
中物联金融委本期“每周热点聚焦”,对相关信息摘要如下:


政策动态

1、央行等6部门:开展应收账款等质押融资业务,促进激发改善型服务消费活力
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其中提到: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信贷投放,重点丰富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类金融产品,支持经营主体产业升级、业态融合,助力挖掘基础型服务消费潜力。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结合产业发展周期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积极开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质押融资业务,促进激发改善型服务消费活力。(中国人民银行)
2、金融监管总局央行:强化对企业经营情况等第一还款来源分析,降低对抵押物的过度依赖
6月26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其中提出: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质效。引导银行保持对小微企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积极落实续贷新政策,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扩大服务覆盖面,成为小微企业成长的伙伴。优化信贷审批模型,强化对企业经营情况等第一还款来源分析,降低对抵押物的过度依赖。鼓励加强小微企业信息数据应用,提升审批效率。用好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定价管理能力,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行为,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聚焦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和绿色低碳发展以及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外贸、消费等领域小微企业,健全专业化服务机制。(金融监管总局)
3、工信部等9部门: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黄金矿产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6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印发《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其中提出;鼓励企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挥黄金技术、装备、标准、服务等优势,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强国际互利合作,融入全球黄金产业链供应链,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开展黄金、白银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黄金矿产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
4、上海市商务委:推动金融机构与优质仓储企业合作发展仓单和存货质押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服务
6月24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上海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其中提出:推动金融机构与优质仓储企业合作发展仓单和存货质押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服务。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保税信用贷”,支持技术转移机构凭信用评级获取跨境融资。探索建立政银企协作机制,支持保税区域企业降低因保证金业务产生的资金成本。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保税区域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出口业务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支持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为保税区域外贸企业开展保单融资业务。支持保税区域外贸企业通过“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向金融机构在线申请进出口相关信贷及贸易融资产品。(上海发布)
5、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对核心企业确权应收账款或提供订单融资保障实现上下游企业融资给予奖励
6月24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财政金融联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其中在“聚焦关键领域, 健全财金共振产业链条”方面提出:统筹供应链融资保障。创新新型工业化、“四地”等产业链联动金融,支持供应链链上企业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订单融资等方式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对核心企业确权应收账款或提供订单融资保障实现上、下游企业融资的,按照融资规模增量的0.5‰给予最高50万元的奖励。(青海省人民政府)


行业动态

1、渤海银行:落地首笔“国铁运费贷”金融赋能加速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6月26日消息,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落地全行首笔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国铁运费贷”业务,为某集团旗下子公司投放5000万元贷款确保专门用于铁路运费的支付。“国铁运费贷”是渤海银行与国铁集团联合打造的场景化供应链金融产品,精准服务于物流货运企业、托运方及货主。该产品不仅是渤海银行在场景金融的又一创新,也代表着该行在深入服务实体经济、破解物流企业融资难题上取得关键突破。据渤海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国铁运费贷”产品以真实的铁路运费支付为核心场景,依托数字化风控技术,深度整合物流数据流与银行资金流,为企业提供基于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支持,有效解决其运费支付环节的“短、频、急”融资需求,显著降低财务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效率。(渤海银行)
2、厦门“融天厦”产业平台正式上线
6月23日消息,近日,厦门“融天厦”产业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由厦门市财政局主办,作为“财政政策+金融工具”4.0版的其中一员,打通厦门各项政策的申请通道,方便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三方开展信息交流,智能化构建起“自主选择+主动撮合”的资金供应链超市,致力于为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融资支持。据悉,“融天厦”平台汇聚了海量的基金投资项目库、厦门优质项目库等资源,从专精特新“小巨人”到高新技术企业、后备上市企业、核心供应链企业等,全产业链的优质项目均可在线挑选。当企业急需资金时,平台整合了“财政政策+金融工具”,通过增持投资基金、增信基金、技创基金、供应链协作基金“四件套”,提供股权投资、融资增信、贴息等企业加速支持。(厦门财政)
3、浙商银行成功注册供应链票据ABCP
6月25日消息,近日,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及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指导下,浙商银行作为主承销商、供应链票据平台及资产服务机构,成功注册全国首单银行类供应链票据平台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储架。该产品连通了票据市场与债券市场,引导债券市场资金为核心企业上下游提供支持,有利于发挥债券市场的专业投资和定价能力,对助力供应链票据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及加速供应链票据产业链融资生态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获批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采用储架式注册、分期发行模式,储架总金额50亿元,创新设计了核心企业信用、银行保证增信以及担保公司增信等多种组包发行模式,兼容多种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实现了储架模式多元化、期限以及发行方式灵活等优势。(浙商银行微讯)
4、沂链通平台首笔供应链票据贴现业务落地临沂
6月26日,商城数科集团旗下沂链通供应链票据公共服务平台(简称沂链通平台)与齐鲁银行成功实现系统直连后的首笔供应链票据贴现业务顺利落地临沂。在此次业务中,临沂市罗庄区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沂链通平台签发的50万元供应链票据,经背书支付到山东其欣园林苗木有限公司后,其欣园林公司于6月26日通过沂链通平台向齐鲁银行临沂罗庄支行发起供应链票据贴现申请,齐鲁银行凭借高效的审批流程与专业的服务团队,20分钟内成功发放首笔供票贴现资金。据悉,沂链通平台作为全国第25家获批直连上海票交所的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可为核心企业、链属中小微企业以及持牌金融机构提供基于供应链票据的体系性技术及运营服务,全面实现供应链票据的签发、承兑、转让、贴现、质押等全线上化处理。(商城数科)
5、联易融助力京能置业首单供应链ABS成功发行
6月27日消息,近日,联易融助力京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能置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首期供应链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规模达到1.31亿元人民币,票面发行利率为1.82%,产品期限1年。联易融作为本项目的原始权益人和资产服务机构,协助完成了京能置业首单供应链资产支持证券(ABS)的发行,提供了全流程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包括资产筛选、结构设计、风险评估等关键环节,确保了发行的顺利进行。联易融的专业服务和技术支持,为推动供应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提供了示范样本。(联易融)
6、中铁资本保理公司携手中铁大桥局与汉口银行首单中铁E信直融业务成功落地
6月24日,近日,中铁大桥局与汉口银行依托核心企业授信的中铁E信直融业务成功落地,该业务采用免开户融资模式。这不仅标志着中铁E信直融业务在桥梁工程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也标志着中铁保理携手地方城商行通过科技赋能深度服务国家基建产业链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供应链金融升级树立新标杆。(中铁资本保理公司)
7、湖北首单“链担贷”落地
6月24日消息,近日,湖北省中小担与湖北省联社联合开发的“链担贷”成功在罗田落地首笔业务,为当地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发放贷款127.5万元,加速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回款。“链担贷”以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的应收账款为基础,在“联链通”平台开具电子债权凭证,由湖北省中小担提供担保,银行发放低息贷款,实现核心企业信用在产业链的多级穿透。该模式将产业链分散的低效流动资产打造成为规模化的金融资产,通过核心企业信用传导,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湖北联投资本)
8、明月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再创新高至6200万元
6月24日消息,重庆市两江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已累计突破20亿元。其中,明月湖数字科技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收集、分析专利供需信息近4182条,完成专利转化172余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200万元,融资规模再创新高。两江新区“知企贷”以“信用+知识产权质押”为核心,通过构建企业“白名单”授信机制,结合人工智能大模型对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逐一击破传统知识产权融资流程中的估值难、周期长等痛点,大幅提升融资规模与效率。企业完成知识产权质押后,可享受高达贷款利率25%的贴息支持,有效降低融资成本。(重庆明月湖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编辑:冰河
审稿:罗恒
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