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推进链式数字化转型;最高法支持供应链新融资方式;上海探索 “金融工具链 + 产业服务链” 双轮驱动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3日17:17
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8月11日 星期一 近期(7月28日-8月10日),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市场9个消息值得关注。 行业政策方面,最高法明确支持民营经济依托供应链拓展新融资担保方式;工信部等 8 部门推动链式数字化转型;上海探索建设 “金融工具链 + 产业服务链” 双轮驱动的市级租赁平台等。 行业企业方面,天风证券联合江西信担完成全国首支 50 亿元供应链 ABS 储架满额发行;昆仑信托落地首单港口场景煤电化产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国家粮食交易平台实现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结算首单业务等。 中物联金融委本期“每周热点聚焦”,对相关信息摘要如下:
政策动态
1、最高法:依法支持民营经济组织依托供应链产业链拓展新的融资担保方式 8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五部分提出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具体举措,旨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其中提出:依法助力拓宽融资渠道。落实民法典关于功能担保的规定,依法支持民营经济组织依托供应链产业链拓展新的融资担保方式,依法确认非典型担保的法律效力,稳定金融机构的法治预期,助力民营经济组织有效利用自身资产资源获得信贷融资。持续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等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维护好企业信用信息,及时更新企业涉诉涉执情况,防止因信息更新不及时影响企业获得正常融资。会同市场监管、人民银行等信用综合管理部门依法依规及时修复信用。严格落实国家金融管理政策,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沟通,推动金融机构持续优化普惠金融供给和服务,依法规范利息收取,协同推动政策落实落地。依法规范金融机构单方面增加发放贷款条件、中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行为,确保民营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依法规制“高利贷”、“砍头息”等非法职业放贷和转贷等违法行为,严惩民间借贷犯罪活动,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秩序,助力民营经济组织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 2、工信部等8部门:协同推进链式数字化转型 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其中提出:协同推进链式数字化转型。开展智慧供应链建设,支持工业母机、工程机械、农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矿山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推动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可信交互、资源柔性配置。支持供应链上下游协同改造,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制定协同技术改造方案,开展复杂设备网络协同设计、多工厂分布式协同制造、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管理等数字化协同改造。支持骨干企业开展能力共享,开放数据接口,以标准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普及智能制造装备、先进制造工艺、优秀管理理念等,带动中小企业链式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 3、交通运输部等3部门:探索加大对农村公路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 8月6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印发《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 其中提出: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社会力量合法合规参与农村公路发展,探索加大对农村公路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建立更加稳定的农村公路资金投入机制。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探索差异化贷款模式,优化贷款审批流程,灵活设定贷款期限、利率,并采取“先少后多”“先息后本”等灵活多样的还款方式。鼓励依法采取出让农村路网沿线相关资源开发权、相关产业经营权等方式,多方筹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交通运输部) 4、北京市政府办公厅: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打造“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支持体系 8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其中提出: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打造“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支持体系,创造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强化组合融资支持。用好企业创新积分制政策,加快推动创新积分信用贷款落地。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更好发挥创新风险分担和补偿作用。鼓励各类资金和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发挥长期耐心资本作用,支持未来产业发展。加强对未来产业企业情况梳理,针对企业不同特征和需求,引导开展差异化投融资服务。改革优化未来产业投融资考核评价的制度机制,推动建立包容审慎、尽职免责的创新创业生态。(交通运输部) 5、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 其中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和服务水平。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文化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创新信贷产品和业务模式,提高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服务质效。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传导落地质效,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优质文化企业纳入试点范围,进一步推动优质企业“便利化+”组合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开展面向文化单位的保险业务,提供知识产权、影视作品、舞台艺术、文化遗产等领域保险产品和服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6、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鼓励开展农机融资租赁业务和研发费用损失保险 8月1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黑龙江省支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其中提出:强化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将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列入先进制造业基金重点支持方向,鼓励各级政府投资基金依法依规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机装备产业项目落地建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对企业研制农机和经营主体购置农机开展银企对接服务,并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开展农机具抵(质)押贷款。鼓励开展农机融资租赁业务和研发费用损失保险。(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7、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支持探索建设“金融工具链+产业服务链”双轮驱动的市级租赁平台 8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其中提出:发挥上海金融资源和应用场景集聚优势,支持探索建设“金融工具链+产业服务链”双轮驱动的市级租赁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与具身智能终端及核心部件企业开展合作,推动技术成果快速进入应用市场。培育一批面向租赁服务的运营维护机构,提升具身智能领域专业化服务能力。(上海市人民政府)
行业动态
1、昆仑信托:首单港口场景赋能煤电化产业供应链金融业务成功落地 8月8日,据昆仑信托消息,昆仑信托7月18日成功设立“昆仑财富360号·昆仑宝石花能源二号供应链贷款固定收益类信托计划”,规模3000万元,顺利实现公司首单基于港口业务形态支持煤炭/煤化工供应链稳定发展的创新业务落地。该项目由基础设施事业部围绕煤炭及煤化工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聚焦真实贸易背景与产业真实需求,构建资金闭环运行机制,切实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专业深度与落地效率。(昆仑信托) 2、国家粮食交易平台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结算首单业务圆满完成 8月8日消息,近日,国家粮食交易平台采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模式结算的首单贸易粮交易业务在甘肃成功落地。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和甘肃粮食交易中心的共同推动下,益海嘉里(兰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通过平台采购小麦1000吨,并创新采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服务,成功获得江苏银行284万元资金支持。经过多方高效协作,该笔业务于8月1日顺利完成全流程交割。作为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的最新成果,贸易粮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服务具有显著优势:一是创新结算方式,在传统转账和贷款之外新增票据融资渠道;二是突破性实现跨行贴现、免开户办理;三是全流程线上化操作,大幅提升效率。数据显示,该业务使企业融资成本降低约30%,审批时效提升50%以上。(甘肃粮网) 3、易通保理定制化产品"鲜品融"首单落地 8月6日消息,近日,鲁商产融旗下易通保理专业定制产品"鲜品融"实现首笔业务落地,向银座集团酱料类小微供应商成功投放32万元低成本资金,标志着供应链金融服务在民生消费领域的精准化实践取得新突破。针对酱料类供应商"账期固定、存货周转快"的行业特点,易通保理深度整合银座集团供应链数据,一户一策、量身打造"鲜品融"定制化服务方案。该产品通过动态授信额度和灵活还款设置,有效化解小微企业因季节性采购导致的资金压力,首单业务从申请到放款仅用时48小时,充分体现"行业深耕、专业定制"的服务优势。(易通保理) 4、南网租赁:推动“融链通”创新产品首单业务成功落地 8月5日消息,南网资本控股融资租赁公司(以下简称“南网租赁”)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成功落地基于网内订单合同应收账款质押的“融链通”售后回租创新产品首单业务。融链通”产品以供应商持有的生产设备售后回租为核心,以供应商真实有效的网内订单合同及对应应收账款为增信,依托南方电网信用背书,为供应商提供中长期稳定资金支持。首单业务选取进入网内供应商名录三年以上、履约记录良好的企业作为试点,巧妙融合设备融资租赁与订单融资两大金融工具,为企业提供区别于传统单纯依赖应收账款进行短期融资的综合解决方案,有力缓解了供应商在生产扩容与技术升级中面临的中长期资金压力,降低了供应商融资成本。(租赁小伙伴) 5、中铁资本保理公司:中铁E信浦发银行首单直融业务成功落地 8月4日消息,近日,中铁资本保理公司成功落地浦发银行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上投”)中铁E信直融业务。此次合作标志着公司银企直融生态圈再添一家战略合作银行,公司在深化产融结合、赋能主业供应链升级的实践中取得新突破。本次落地的首单浦发直融业务,是中铁E信平台开放性与服务性的重要体现。该模式精准服务参与中国中铁重大基建项目的中小微供应商,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有力促进区域产业链的稳定与协同发展。公司将以此次首单成功落地为契机,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积极探索中铁E信平台在更多元供应链场景中的创新应用。(商业保理) 6、天风证券联合江西信用担保集团实现全国首支50亿元供应链ABS储架满额发行 8月7日消息,近日,江西信用担保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完成“天风-江西信担供应链6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至此该系列总规模50亿元储架批文顺利收官。据介绍,该项目创新采用“去核心保理模式”,依托江西信用担保集团提供的专业增信支持,突破传统供应链金融对单一核心企业信用依赖的局限,精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募集资金重点投向江西省内多个省级重点园区建设项目,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园、智慧城市产业园、半导体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等,覆盖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生态环保、数字产业、智能科技等关键领域,惠及省内超过150家实体企业,有效强化了中小企业的款项支付保障。(上海证券报) 7、陕西物流集团交易中心公司: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 实现“订单贷”产品落地 8月8日消息,近日,陕西省物流集团交易中心公司携手北京银行共同推出供应链金融产品“订单贷”,成功实现首笔业务落地。该项业务的上线开展,为做实做强公司金融服务板块奠定了基础。“订单贷”产品是专为煤炭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场景设计的融资解决方案,基于供应商与核心企业真实贸易背景,由交易中心公司负责客户筛选及贸易业务过程管理,由北京银行提供专项资金,通过三方协作,构建了高效便捷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模式。该产品不仅符合合规运营要求,而且能够助力平台客户提升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从而切实减轻企业经营负担。(陕物流)

政策动态
行业动态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