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您当前的位置: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 行业动态 > 详情

国务院试点要素市场化(含供应链金融);发改委支持储能融资租赁;央行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科技贷、专精特新贷提质扩面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16:43 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

图片
9月15日 星期一
近期(9月8日-9月14日),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市场15个消息值得关注。
行业政策方面,国务院批复 10 个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北京副中心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肥都市圈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发改委与能源局探索融资租赁支持新型储能设备采购;央行等 7 部门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等工具扩宽普惠金融服务;辽宁、福建、海南等省分别从质押范围拓展、绿色信贷差异化、跨境电商 “一站式” 金融服务等维度完善政策支持。 
行业企业方面,供应链金融创新亮点频现:浙商银行携手国铁落地全国首单 “国铁运费证”;善建云链平台签发首张供应链票据 “善建云票”;陆港云链用无人机 + 智慧平台实现动产质押远程监管;陕建物流发行全国首单建筑行业数据资产证券化项目,多类创新实践打通产业链资金流转堵点。 
中物联金融委本期“每周热点聚焦”,对相关信息摘要如下:

政策动态

1、国务院批复: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9月1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北京城市副中心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探索推进技术资本化,推动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联动发展。支持金融机构采用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方式,为促进技术转移转化提供更多金融产品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科技保险业务,依法合规开发知识产权保险、产品研发责任保险等产品。探索知识产权融资,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加强重大产业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探索银行机构与外部股权投资机构深化合作。探索建立绿色项目库,引导金融机构扩大绿色贷款规模。探索建立并购基金。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引导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串联产供销上下游、直达各流通环节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省级再担保机构,完善担保机构风险分担、代偿补偿制度,提升市县级担保机构融资担保功能。(中国政府网)
2、发改委 能源局两部门:探索融资租赁支持新型储能设备采购
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其中提出:支持多方主体参与投资新型储能,鼓励民营企业在新型储能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对新型储能领域企业提供贷款和利率支持,探索融资租赁支持新型储能设备采购,推动研究开发面向新型储能项目的保险产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工信部等3部门: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引导普惠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增效
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其中提出:支持电力领域对外承包工程合作,鼓励能源开发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金融机构组团出海。深化国际合作,鼓励零部件制造企业积极融入海外供应链。鼓励相关金融机构根据电力装备企业实际,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创新金融服务。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加强相关企业数据对接共享,挖掘数据增信价值,引导金融机构为电力装备提供精准有效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
4、央行等7部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科技贷、专精特新贷提质扩面
9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发布《关于在青海西宁、广西百色、贵州毕节、宁夏固原、广东茂名五地深化普惠金融改革的指导意见》。
其中提出: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引导普惠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增效。鼓励五地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开发符合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个体工商户经营特点和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专精特新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引导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协同发展。支持五地金融机构做好适老化改造,加大对备老和老年群体、银发经济产业项目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
5、辽宁省政府:拓展融资质押范围,探索用能权、碳排放权等进行融资
9月8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布《辽宁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
其中提出:鼓励金融机构综合利用信贷、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和工具,细分重点产业领域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拓展融资质押范围,探索用能权、碳排放权等进行融资。发挥辽宁产业投资基金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天使、种子基金加大对初创期民营企业支持力度。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协同打击非法贷款中介增加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侵蚀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原则上支小支农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辽宁省人民政府)
6、福建省省委 省政府:支持金融机构将碳表现纳入授信管理流程,实施差别化的绿色信贷和保险政策
9月14日,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行动方案》。
其中提出:优化绿色金融服务。推进三明、南平高质量建设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支持厦门争取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试点。深化“金服云”等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将碳表现纳入授信管理流程,实施差别化的绿色信贷和保险政策。推进建材行业转型金融国家试点工作,丰富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产品服务供给。(福建省人民政府)
7、江西省政府办公厅:推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创新发展
9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其中提出:深化金融改革。推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创新发展。加快赣州、吉安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抚州探索科技金融改革试点。优化升级江西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赣金普惠”征信平台作用,提供专业化征信服务。纵深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引导和推动上市公司再融资、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实施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深入开展江西省“益企成长”科技金融拓展提升行动。(江西省人民政府)
8、海南省政府:为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提供 “一站式”在线金融服务
9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中国(海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
其中提出:以海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商务、海关、税务、外汇、物流、金融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推进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为跨境电子商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联通共享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鼓励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征信机构与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数据共享与合作,为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提供支付结算、小额融资、保险等“一站式”在线金融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提高结算便利化水平。(海南省人民政府)

行业动态

1、浙商银行携手国铁落地全国首单“国铁运费证”
9月10日消息,近日,浙商银行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成功落地全国金融系统首单铁路运费证业务,以银企协同深化铁路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铁路物流结算与融资机制,提升全产业链运行效能。该笔业务核心企业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据了解,淮南矿业日常铁路运量庞大,全年铁路运费超30亿元,运费支付资金需求旺盛。浙商银行合肥分行携手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通过信用证结算模式为该企业高效完成首单铁路运费证业务,开证金额1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运费支付流程。(浙商银行微讯)
2、交通银行上海闵行支行成功落地分行首单“航运管家”(中远版)
9月9日消息,近期,交通银行上海闵行支行聚焦航运物流产业核心金融需求,成功为全球化工新能源供应链领军企业及其多家子公司,落地“航运管家”(中远版)境内本外币海运费支付业务。此举既是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践行金融国家队使命的具体实践,更以专业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压降财务成本、提增运费支付效率,为产业链资金流转注入高效动能,护航中国企业扬帆国际市场。(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
3、善建云链平台的首张供应链票据 “善建云票” 正式签发落地
9月11日,善建云链平台的首张供应链票据 “善建云票” 正式签发落地。据了解,善建云链平台在构建“电子债权凭证 + 供应链票据 + 数据融资”多轮驱动的一站式产融服务上取得实践成效,同时打通了将华西集团优质信用向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高效传导的新通道,能够有效协助链属企业做好资金融通工作。此外,“善建云票”的成功签发,也代表着善建云链平台正式迈入发展的新阶段。(供票盈)
4、陆港云链运用科技赋能金融监管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
9月11日消息,9月初,甘肃陆港云链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陆港云链)首台无人机在内蒙古一家煤炭生产企业正式投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对这家企业用以融资的动产质押物——2个坑口的50万吨5000大卡煤炭进行远程监管,其数量、体积、流动状态等要素数据,实时显示在陆港云链研发的智慧云仓数字化监管平台上,并以微信小程序的便捷方式,让融资企业和金融机构实时掌握。陆港云链是甘肃国际物流集团子公司,是甘肃国际物流集团赋能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创新供应链,打造国际化、现代化、智慧化物流企业的科技支撑。今年7月底,在甘肃省政府国资委支持下,陆港云链“云仓管家”金融监管平台被纳入2025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持省属企业科研项目,获得支持资金300万元,用于打造2.0升级版。(甘肃陆港云链科技有限公司
5、国铁北京局首单“国铁运费证”落地建龙集团
9月10日,在建龙集团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北京局)、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商银行)联合推动下,国铁北京局首单“国铁运费证”业务成功在承德建龙落地。在此次合作中,国铁北京局提供权威运输数据支持,浙商银行设计金融产品并配套资金支持,建龙集团精准配置物流行业场景资源,政企银三方通过深度协同合作,成功构建起“数据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增值流”五流合一的闭环业态。此次三方合作的“国铁运费证”通过将运输数据转化为金融资产,有效破解了铁路货运“价值显性化”难题,为加速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范式。(建龙集团)
6、京石文旅公司所属石创同盛担保公司首单数字人民币担保贷款落地
9月12日消息,近日,京石文旅所属石创同盛担保公司(以下简称“石创同盛”)携手中国银行石景山支行成功为凌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供数字人民币贷款支持。这是石创同盛在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中的首次创新实践,标志着区域“政银担”合作模式迈入数字化新阶段。本次合作中,石创同盛充分发挥国有融资担保的桥梁作用,帮助企业通过数字人民币形式获得银行贷款。根据《石景山区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若干措施(试行)》,首次通过数字人民币形式获得贷款资金的企业,按照实际支付利息的100%予以贴息,同时可享受担保费50%的补贴,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石景山国资)
7、陕建物流集团“数据资产证券化”在深交所正式发行
9月9日消息,近日,陕建物流集团入池的数据资产证券化项目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正式发行。该项目被誉为国家金融“五篇大文章”中数据金融的标杆项目,也是金融和资本市场中里程碑事件,陕建物流集团创新打造的"建筑行业招投标-商机智能推荐"大模型数据产品为本次入池的数据资产之一,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证券化的数据资产,该专项计划首期规模为1.337亿元。 (中宇泰诺)
编辑:冰河
审稿:罗恒
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